我对简书的两个不喜欢(其一)

我热爱这里,所以我想要说几句。

我在2013年2月24号来到简书,随手发了自己早些时候的一篇文字,没有多注意。过几天无聊就试着在简书上写了一篇文章,有一种惊艳的感觉,前面有文章多次描述过,不多说。当时只觉得在喧嚣的互联网环境中能静下心来做这样一个网站实在难得,每一个热爱写作的人都会热爱简书。彼时的简书实实在在是一个在线笔记本,专供人安静写作,像一所远离尘世的小房子,房里只有纸跟笔,还有充足的食物。后来简书多次改版更新,各种功能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成熟,同时不可避免地对简书本身产生了侵扰。

我说说我最不喜欢的两个:

第一我不喜欢简书的开放评论。早些时候简书的作者与读者交流靠的是简信这样一个匠心独用的功能,我太感激开发者设计的简信功能了。上个世纪以及之前的读者与写作者的交流全凭写信,读者看写者的书,看得爽了或是看的不爽了,马上写信给写者表达自己的看法,写完以后心里怀着期盼等回信,同时暗暗地猜自己崇拜的人会对自己说什么话。写作者这一方写完文章精疲力尽,如若读到对自己赏识的来信,可缓解疲劳,如若读到对自己不满的来信,则又想辩解几句,写作的精力又复充沛。这一来一往,实在是21世纪文艺青年最梦寐以求但不会重来的梦境了:简信填补了他们的梦境。

可能有人会说现在开放的评论能代替简信的所有功能,甚至更快捷更直接,是的,在这个信息每秒几十万兆传播的时代很少有人会有耐心等别人的一封回信了,即使等到也不一定有耐心看完。你在文章下面的评论所有的第三者都能看得到,这无可避免地会对你写下评论时的心境产生影响,两个人在其他人的目光注视下通信交流思想写情书,想想都浑身鸡皮疙瘩。你看到一篇打动你的文章为作者深深倾倒,你若写简信,你必定会庄重深刻一点,因为这是你两的私人交流,面对自己崇拜的人你难免要正襟危坐。但若是你在文章下面发表并论,你会本能地么么哒与冷吐槽齐飞。这是人们在网络社交化中形成的恶疾通病,面对一切严肃的事物不加分辨都用俏皮话来面对,短短一两句字面抖机灵,恶心了多少严肃写家。我看到一篇好文章再看评论会觉得这些读者不配这样的文字。

简书的评论功能其实是简书社交化的发端,它使简书偏离了最初的本真:找回文字的力量。简书是一个写作工具,是实实在在的文字为王,但我所目睹的有人因为对其他作者文章的评论较多,再加之以线下Q群的活跃,赚得超高人气俨然简书大神。我不否认其人社交能力的非凡,但我觉得在简书你若要招人喜欢,唯一的理由是你的文章。我加了简书的线下Q群,但几乎没说过话,我也很少对别人的文章发表评论,只一心一意使用写作的那一块,几乎不涉猎简书社区。有人因看了我的文章加我的微信,那样的方式我也喜欢,即时的交流像面对面交谈,只是少了一根烟一杯茶,那样的方式又比简信强了。

我无意于建议开发者关闭评论的功能,我知道那也不可能,那是所有互联网产品的大趋势,而我只是顽固保守的异见分子而已。但我要建议所有善在别人文章下写评论的人,当你对上方的文章若有所思有话要说时,请慢慢写好好说写下你心里的话,不要一两句感叹或一两句吐槽,好吗?么么哒。

2014.5.11母亲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5,892评论 25 709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5,011评论 9 209
  • 本来这样是可以发声的 死活不出声, 然后把wav改成mp3.....可以了.....
    Zszen阅读 10,123评论 0 51
  • 中国人太聪明,中国女人更不能小觑,想出摩拜点子的胡玮炜就是精英里的尖子。 这样一个创意救活了一个行业不说,简直就是...
    镜观奇辩阅读 1,52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