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有个极具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那就是喝老爸茶。
老爸茶可以喝早茶,也可以喝下午茶,没事的人,当然也能坐一整天,但中午大体得回家吃个便饭,下午喝完老爸茶顺道去菜市场逛逛,买菜回家做晚饭,很有生活气息。
我有时候不喜欢去光顾老爸茶,因为里面人声嘈杂、吸烟的大爷四处都是,环境也不够卫生,但有时候又很喜欢光顾老爸茶,因为里面充满了人间烟火。
这种烟火的气息恰好又是里面的人声嘈杂、吸烟的大爷、环境不够卫生,既讨厌又有点喜欢,还挺矛盾的心理,但又是如此真实的存在着。
清晨,我跟孩他爸送孩子去了学校,便钻进了附近一家老爸茶里吃早餐。
清晨的老爸茶很热闹,里面坐着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但年轻人、老人也不少。
我们选了一张空着的大理石桌坐下,头上挂了吊扇,转得还挺有劲。
大姐拿着手写账单卡走过来,“喝什么茶?”
“来两杯冰红茶。”
“还吃点什么?”
“两碗粉汤加蛋,再来一根油条。”
“油条要剪吗?”
“剪。”
大姐走了,留下账单卡放在大理石桌上。
不一会儿,大哥送来两杯冰红茶并一壶不加糖的红茶,当是续杯,分量很足。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冰凉是给得相当够的。
我们吸着冰茶,环顾着四周,我们的前一桌是三个年轻的小伙,也点三杯冰茶,各自要了一个粽子,似乎还在等着别的上桌,在那里随意聊着天。
我们右边的一桌是一对父子,小朋友大约五岁的样子,我们还在聊着他怎么不去学校?
才瞄到旁边椅子上放着一个标着幼儿园校名的书包——原来是吃早餐才要去学校。
小朋友的爸爸拎起书包,拿着账单要去前台付账,小朋友急急忙忙嗦两口粉,才跳下椅子,跟在爸爸后面走了。
我们的左边是一对老夫妻,看样子有七八十岁,他们来得晚些,我们的粉汤油条上桌了,他们仍坐在那里等着。
或许是上了年纪,他们并不喜冰饮,天气热又不想喝热茶,所以并没有点茶。
早晨的人们像刚初升的太阳那样不太燥热,所以嘈杂声不算鼎沸,缓缓的交流声像头顶上吹着的风,很恰到好处的舒服。
门外的那一排印度紫檀长势很好,茂密的绿叶伸张开来,给这个夏天降了好几个温度,它随风轻轻摆动,像极了配合老爸茶里缓缓地人流声。
左边桌的早餐上桌了,老爷爷点了一份粉汤;老奶奶要了一块红糖马拉糕,装在保鲜袋里抓着吃。
老爷爷不着急吃,而是弓着身子,伸手进裤兜里掏出现金给服务员大姐,他的双手是那样的干枯,像一根没有水分的树枝,上面又布满了青筋。
他一块一块数着零钱,大姐告诉他粉汤和马拉糕多少钱,他便一张张从一边手抽到另一边手,够数后才交到大姐手里,然后才心安理得的嗦着碗里的粉汤,慢慢地、缓缓地吃着。
我们吃完早餐,坐在那里悠闲地吸红茶,冰冰凉凉地感觉很能消暑,很能抚平心绪,让大脑放空、让血液缓流、让呼吸变得很慢。
马路边人来人往、车水马龙,隔着一排绿树,似乎隔绝成两处空间,那边匆匆忙忙,这边人间烟火。
老爸茶里扫地的大爷,在一排排大理石桌边穿梭、在人流里颤动,哼着戏曲,很轻快的扫着地,似乎这不像是在工作,而是在家里有一处没一处的掸着,悠闲的过日子。
他用戏曲迎进一个个入店的来客,又用扫帚送走了每一位吃饱喝足的客人,似乎各自不在意,但又各自心满意足着。
我想,这也算是宾至如归了。
门外的绿叶长得是真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