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主要内容有四点:
1、沟通的目的是为了确认差异,而不是达成一致,因为你我本来就是不同的。
2、当我们对孩子有诉求的时候,可以在承认孩子感受的基础上坚持自己的诉求。
3、在遇到孩子的负面情绪时,承认孩子的感受会使我们感觉不舒服,但是孩子会更好。(我们不舒服的原因是我们一旦共情了孩子的负面情绪,就感觉我们在眼睁睁看着孩子难过,看着孩子体验负面情绪,所以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否定。)
4、让孩子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不要推着孩子摆脱负面情绪,可以先肯定他的感受,然后问他打算怎么做。
感触:
关于沟通的定义再次让我触动,以前学了团长的课其实已经有所了解沟通和控制的差异,但是时间一久其实已经不太记得了,今天这个又一次触动了我。
共情,尤其是对负面情绪的共情,为什么会难?因为我们需要和对方一起感受这些负面的情绪。我们对孩子负面情绪的否定其实就是我们拒绝和孩子共情,希望通过否定而当做看不到,这其实就是一种掩耳盗铃。我们当初学习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的时候会笑话那个人的可笑,殊不知我们自己其实很多时候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自我实践案例:
孩子不想穿堡服背心,她觉得丑。
我应该首先肯定她的感受,宝贝觉得穿这件背心很丑,而不是否定她的感受,说穿背心不丑,因为每个人的审美是不一样的。
但是不穿背心有可能着凉,所以我需要坚持自己的诉求,把背心带到幼儿园去。
被强制要求带去幼儿园,孩子不高兴,很难受,还是表示不愿意穿背心,然后告诉我让我不要告诉老师她带了背心。我知道她现在因为必须带背心而不开心,所以她选择了退而求其次让我不要告诉老师她带了背心,这样她感觉还是可以不穿背心。而我今天只是告诉她我同意不和老师说,而且如果她在教室不冷的话可以和老师说她不穿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