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往前推十年,那时候我在大四下半学期。我们三本学院人很少,即便如此,身边还是充斥着急躁躁和冷清清的氛围。同学们各有选择,校园里的人愈发少了。
那时候我经常来往图书馆和自习室之间,不是多么努力,而是不知道未来该怎么选择,做出来点努力的样子,总好过呆坐着浪费时间。
考研vs考公,不知道该选择哪个、坚持哪个,但是我心里隐隐地知道,这些纠结都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我压根不知道该干嘛,还有,我在用外在的选择困难去转移内在的情绪压力。
这压力来自于哪里?来自于我喜欢的男生并不喜欢我,而我不甘心,想不明白。
如果你问我,那种喜欢、那段情感很重要吗?我的回答一定是,不。
那为什么对我还有那么大的影响?这个问题的答案很长,原因涉及到我内心很多的价值选择。
总之一句话,我当时的性格造成我想不开,想不开造成我钻牛角尖,钻牛角尖造成我消沉、痛苦、萎靡、自我怀疑、自我否定。
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我的情绪很低落,经常问表妹,你说我哪里不好?我来改。她皱着眉头跟我说,姐你真的挺好的!我说怎么可能,我现在烂透了……
如果你也在人生的低谷和烂泥堆里躺过一段时间,一定知道我说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我就在那样的消沉和自我怀疑里熬着,一直熬到2010年的春节。
那一年是我人生的重大转折。春节前得知入围了面试,我和好朋友一起去省城参加面试辅导班。短短五天的时间,成了我情绪的转折点,从那以后,轻松、自信才渐渐找回来,人生的方向才渐渐明确。
可能是因为终于有一件自己可以掌控的事情出现了,才激起我不服输的心态。好在这个情绪一旦激发出来,我人生的列车再也无法被阻挡。
如果你问我,这十年间的改变有多大?我仔细想想会说,我人生的一大半理想都实现了。这是真的。
虽然现在没事还会惦记说,啥时候能辞职啊,做不了环游世界的梦啦,但是我心里清楚的知道,相比于这些不太现实的梦想来说,找到一个真心爱我、全心全意接纳我鼓励我的爱人,就是我十年前最大的最重要的梦想!
也因为认识他,和他走到一起,我才从过去那个小心翼翼自我怀疑的讨好型人格的人,变成现在自信乐观自我肯定的独立人格的人。
十年,展望时很长,经过后很短。
十年的时间告诉我,人生的理想不单单是理想,可以是活生生的现实。你想要成为的自己也不是梦想,能够触手可及。
只不过理想和现实之间,梦想和触手可及之间,是长长的时间、选择的游移和守望的艰难。不过好在,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每个人都在往自己最想去的方向走着。
我没什么大道理可讲,就说说自己这十年间总结的收获吧。
一、时间会改变一切,身边的环境很重要。
我最难过的时候,是09年夏天毕业后,和同学一起在省城租房准备司考的日子。心情不好,吃睡不好,压力很大,例假都不规律了。
那时候家里人担心的是,我一个人在外面不好好学习、胡乱谈恋爱咋办。而我最痛苦的是,不想回家面对他们的唠叨(因为他们想让我做的事我不想做,比如考公),在省城待着又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不想考公,不想考研,司考没心情,找工作没信心),进退两难,无可依傍,纠结万分。反正选什么都不行,怎么做都不对。
现在来看,当时就是想太多太胆小,不管什么选择,走下去才知道怎么办。
我后来说,考公是我别无选择的选择。而好朋友的妈妈跟我说,“不,不论什么情况你都会选择这条路的。”我才开始意识到,其实这个选择,是我当时的心态和教育成果造成的最偏重的选择。安稳,是我当时最大的需求。
经过一年的消沉和不知所措,时间终归把我带到一条路的起点。离开无所依傍的租房生活,回到家后的安心和安稳,也让我慢慢适应了家乡的节奏。
不管外面的变化有多大,这些心态的改变和情绪的接纳,是确保我可以踏踏实实开启其后六年的努力过程的根本。
二、 改变并不是一时的,而是长久的日日夜夜的积累。
大J曾经说过,“改变不在起点,不在终点,而在转折点。”
但是每一个转折点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都是你所有选择的量变积累成的质变。
我曾经觉得,当年能顺利考进单位是运气好。其实在那之前的一年,我参加过大大小小好多次考试;面试班时同学们都说我,学法律的回答问题的逻辑性好强。这些所有的收获,都是之前无数个日子夯起来的台阶,有些甚至是我自己完全没有意识的,比如所谓的法律思维的逻辑性。
如果第一次考试就命中,我可以说自己是运气好,但是这么久以后才有一个称心如意的收获,个人的努力也不能忽视。何况,为了能进面试,我流过的一堆泪和擤鼻涕的一堆纸,也不能算白费啊。
除此之外,工作后为了坚定我选择Charles先生这事儿是对的,为了向家里人证明我不靠他们跑关系、不听他们的意见找个官二代富二代,只靠我自己努力完全可以做成他们希望我做的事,也只能咬牙切齿的坚持。
九年,当初所有的设想都成真了,我俩也算靠实力给家里人打脸。九年走过的路,熬过的时间,爬上的台阶,都是一步步拼起来的。生活没有偶然和奇迹,不过是自己选择自己承担。
三、所有的选择,当下看不出成果,但是它已然改变了未来的方向。
鲁道夫·德雷克斯在《挑战·婚姻》中说,
“一个人的秘密目标和期望就像指南针那样引导着他。
选择从来都不是偶然的。深层的个人需求影响最后的决定。”
我也一直觉得,所有人的所有选择,都是和他本人的内心相契合的。不然,谁也不能逆着心思过一辈子吧。
过去十年,我自己就一直在家人掌控或影响和个人选择中做平衡。虽然有些选择他们不满意,会使脸色给我看,但是我纠结完了还是默默的坚持。
改变最难的不是调转方向的那一刻,而是后续漫长的孤独的坚持。特别是对于成年人来说,性格基本定型,生活基本入轨,想改变一点点,都有千头万绪在拉扯着。
身边有些人会说我运气好,工作三年没找人就回到市区工作,工作六年顺利完成夫妻异地调动,工作九年先生顺利辞职,工资还翻了几番。
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九年前白天忙完工作后晚上默默看书考试的时候,不知道三年后市局会招考,六年后领导会变调动政策会改动,更不知道九年后机构改革会像滔天巨浪袭来。
人其实很渺小,根本预料不了什么,在改变中也做不了多少挣扎。能做的不过是,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坚定所有的选择和判断,坚持下去,等待时机。
对别人来说是坏消息,对自己来说反而是机遇的转折,不是因为心态多好,而是因为我们准备的时间足够长,做的打算足够多。
四、多一点耐心,所有好的事情,都值得等待。
连岳在《人生的非线性回报》中写,“人生很难的地方,就在于要等。你的能力,你的美德,它们得到的回报,几乎都不在当下,而在似乎很远的未来。这是人生的非线性发展。”
我在这十年间得到的一个收获就是,所有当下可见的益处,不一定真的那么美好;而所有想要的好东西,都必须付出时间和能力去追寻和等待。
十年前,连我自己都没有想过今天的好生活会成真,更别说身边人会怎么评判我。但就因为这些经历,让我真切感受到目光短浅造成的自我封闭多么不堪一击,更让我看到着眼长远敢于坚持带来的机遇。
当时的我,选了一条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太难的路,但是我感谢那些选择,一来因为那是自己内心的声音,二来因为要克服困难,我在路途中积攒的所有能力,都成了克敌制胜的法宝。
我总说要去追寻心中所想,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幸福的跃升。其实回头去看时,会发现生活最大的馈赠,就是让我在所有艰难的日子里学会隐忍和坚持,承担和相信。
十年的时间会改变人多少?十年前我也不敢说一个答案,但是现在我敢。
我敢说,十年的时间足够我找到相爱的合适的人,明确想去的人生方向,实现少年时的一半理想,变成曾经想成为的人。
十年的时间不重要,十年的努力、积累、反思、坚持和成长最重要。
十年前,我看连岳时,记得他说——你要像一颗蛋,一直滚。
十年后,看连岳时,他仍然说——人生滚雪球,靠复利,即使有很多雪,很长的坡,你开始的雪球也是小的,你也得一米米滚。
我愿意一米一米继续滚下去,即使还有人说我傻,说我笨,说我脑子不好使,只有我自己知道,前途再美好,路也要一步步走。
因为前方还有好多好多雪可以滚,所以人生总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