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信不信,08年金融风暴始于房地产市场。
贷款买房大家都知道,银行和买房人之间是债务和债权关系。我们把房本押在银行那边,银行借给我们钱买房。
基于这种债务债券关系,就可以有很多玩法。
当时美国的银行家玩出了以下几种花样,MBS、CDO以及CDO的CDO等,其实就是鱼、隔日的鱼乱炖、乱炖的乱炖等,后两种吃多了容易拉肚子甚至要人命。
银行家们发明这些复杂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的初衷——分散风险+提高收益。
下面我们一个一个来看下这都是什么玩意,怎么分散风险,又是怎玩崩的。
Num.1:MBS
MBS(Mortgage Backed Security)抵押支持债券。是个债券,固定收益产品,背后是债务人每月还本付息的现金流支撑。
MBS是个特好玩的东西,发行人也就是贷款中的债权人,几乎是空手套白狼。啥也没干,躺着赚取房贷和债券之间的利差,说到底是人民借人民的钱买房。
一旦买房人违约,不进行还款,那么银行因为有卖出MBS的收入,净亏损不会很多,甚至小赚;但买MBS的人只能等着房子拍卖清算后,才能知道自己亏了多少。
MBS就这样把风险成功分散到千千万万个投资人头上。一个人损失1万很肉疼,但一万个人每个人损失1块钱,就不痛不痒了。所以,就分散风险,提高流动性来说,MBS是个挺好的产品。
咱们国家后来在2015年也正式推出了MBS,但是利率跟其他固收产品相比并不是很大。要知道美国国债等固收只有2%左右,所以MBS在美国市场会很受欢迎;而我们的国债等固收产品利率要高一些,跟MBS差不了多少,而且相同的收益率水平下,MBS要承受更大风险,那买MBS还不如把钱放余额宝呢,所以我们的投资人并没有美国那么疯狂。
根据买房人的信用水平,贷款可以分为优级贷款、次优级贷款和次级贷款。
发债机构把这些贷款打包、切片,成为MBS。MBS又分为4个等级,等级越高收益率越高,同时一旦发生,按照从高到低的次序进行损失。比如8000万的MBS,出现2000万违约时需要等级4的投资者承担这些损失;出现第二个2000万违约时,需要等级3的投资者承担这些损失,以此类推,最后出现的违约由等级1的投资者承担对应损失。中间等级的MBS收益率不高,而且风险不低,所以销路没那么好,这些销路不好的MBS就被包装成了CDO继续卖。下面来说说CDO。
Num.2:CDO
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担保债务凭证。仍旧一种债券,固定收益产品,背后是MBS+大银行担保。
包装CDO的过程是,大银行给这些不好卖的MBS做担保,如果出了问题,大银行要负责填坑。
最后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最惨的是手里有一堆CDO的人,以及为这些CDO担保的大银行,比如雷曼兄弟。
雷曼这些大银行为什么要给这些CDO做担保呢?因为他们相信,也根据所谓的个别数据判定,房价会涨,买房人一定会努力还贷。
但买房人努力还贷的前提是:
1.买房人也相信房子会涨(市场情绪);
2.买房人有能力还贷(市场风险)。
以上两个前提一旦有一个不成立,就会促使另一个不成立。
一旦买房人还不上贷款,那么房子就会被银行收回拍卖;这种违约事件一多,房源供应量就增多,那么房价就会下跌;房价下跌,买房人会发现继续还贷款已经不划算,还不如直接违约,于是违约增多,房价进一步下跌,结果更多的买房人弃房违约。
Num.3:CDO的CDO
CDO已经卖完了。然而,造出了CDO的银行家们已经停不下来,他们又造了CDO的CDO,也就是CDO平方,还有CDO立方……理论上,按照这个玩法可以玩到世界末日。每一次CDO的过程都是加杠杆的过程,到最后,杠杆加到了40倍之多。一个500万的房产上,支撑了2个亿的金融衍生品。
一旦房产缩水,这2个亿也会随之大幅缩水,巨大的财富将在瞬间蒸发于无形。
在所有人都拿房价会涨的幻想麻醉自己的时候,大空头出现了。他们打造了CDS,下面来说一下CDS。
Num.4:CDS
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违约互换。它的形式是保险,为CDO买保险,大空头是投保人,大投行是保险人。
大空头给大投行支付保费来保障CDO稳定收益,一旦CDO发生违约,大投行反过来要给大空头支付价格不菲的赔偿费。
其实,大空头找投行买CDO就是耍无赖,你说你自己都没有CDO你买啥保险?我们一般买保险都是风险对冲,比如莫文蔚给自己的腿上保险,是因为人家有一双美腿,一旦美腿变丑了,就可以收到很多赔偿来抚慰受伤的心灵。
所以说,对于大空头来说,CDS只是形式上是保险,本质上其实是赌博。大空头打赌CDO会输!
结果大家都知道,CDS赢了,CDO输了,美国市场也输了,上千万的人们流离失所、失去工作。
不过CDS在最后关头救了高盛一命,高盛虽然手中持有大量CDO,但是在危机发生之前大量买入了CDS,所以说CDS是保险也没问题,它确实有风险对冲的作用,前提是你手里有那个风险点,否则就是赌博。
回看金融风暴
银行家们发明这些产品的初衷是分散风险和提高收益,其实风险和收益互为矛盾,初衷不对,玩得再6也得引火烧身。而且分散风险也不是你想分散,分散就分散的。
分散风险有个前提,一定是要在风险上限之内,在一定的作用范围之内进行分散。否则,分散风险有可能演变成风险扩散,局部风险扩散为系统风险,那个时候只要出现一点风吹草动,就是集体崩盘的后果。所以为什么大大老是强调要防范系统性风险,就是这个意思。
金融理论也好,金融工程也好,很多都是基于“理性人”这个根本不成立的假设,基于该假设,再加上各种数学、物理、心理等学科的包装,辅以不错的历史数据回测,产品好像就可以上线了。
在真实的市场中,这些被过度精心设计的产品就像大海中造型精美的玩具船,一击便沉。成熟而优秀的金融产品一定是久经推敲,并且在市场的洗礼中不断迭代的,没有过度设计。
有时候,过多的设计有可能是在隐藏什么潜在的风险,但是比隐藏风险更可怕的是风险欺骗……
在所有产品发行之前和流通过程中,都需要评级机构对它们进行评级。评级的高低决定了债券定价的高低。但是评级公司都是发行人付费模式,说白了是拿人钱财给人评级,你如果不给人家评级成AAA,人家就去找别的公司评级了,你就没有客户了。这是一个很大的BUG,这个BUG难免会滋生黑幕。
评级公司是金融运转中的信用中介,评级公司的沦陷是金融体系信用的缺失。07年的美国是一个失去了信用支撑的金融环境,用泡沫形容还不够,可能应该用骗局来形容。
为了解决这个BUG,现在国内有的评级公司开始对投资人收费,虽然这种收费模式目前还没有广泛推广,但这个逻辑肯定是正确的,因为评级是投资者做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依据。
那些红极一时的CDO,没有投资人真的关心它到底是什么,就算真的去了解其实也很难弄懂,大家只看到这些东西评级还不错,只知道这些东西背后是房地产,想着房价不会跌,就一股脑儿全买了。
到最后,投资人都成了填坑人。
大空头也好,大投行也好,他们都是懂游戏规则的人。这游戏规则之复杂,连政府的人都看不懂,否则电影里金融监管机构的美女怎么会找高盛的普通职员投怀送抱呢?
普通大众更看不懂,只能捂紧自己的钱袋子,想玩投资就多学点知识,不懂的东西别跟着别人瞎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