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幸福来敲门》表达的不仅仅是永不放弃注定成功的理念
“妈妈,我觉得我没有数学天分。”从数学得心应手到慢慢走下坡路,女儿一直在寻找原因,而这个结论确实让我吃惊。
为了让女儿感受乐观的力量,我特意带女儿看了《当幸福来敲门》。
影片里,克里斯·加纳为了给妻儿更好地生活,用尽全部积蓄买下了几台骨密度扫描仪,然而推销处处碰壁,一台扫描仪又意外被抢,生活费、孩子的幼儿园学费、税单、不幸的汽车罚单让克里斯一家的生活压抑的喘不上气来。
克里斯的妻子不堪压力同他离婚了,从此以后,克里斯与儿子克里斯托夫相依为命。
克里斯好不容易争取到了一个股票投资公司的实习机会,却被告知实习期间没有报酬,转正的机会只有15%。为了儿子,他决定全力以赴。
因为交不起房租,克里斯和儿子被迫离开了原来的家,住进了最便宜的旅馆。骨密度扫描仪的销售接连受挫,克里斯连旅馆的费用也没法保证。有一天,疲惫不堪的克里斯带着儿子回家,发现行李已被旅馆老板扔出了门外。克里斯去投奔最好的朋友被拒绝,只好带着儿子在地铁站游荡。
为了让儿子有一个睡觉的地方,克里斯跟儿子玩了一个游戏,他告诉儿子卖不出去的扫描仪是一台时光机,让儿子闭上眼睛轻轻按一下“时光机”的按钮,然后想象着地铁站来了无数恐龙。为了避难,他们逃到了卫生间,就这样,克里斯和儿子在卫生间里度过了一晚。
坚强的克里斯抱着熟睡的儿子,听着卫生间门外的敲门声,第一次无声的流下了眼泪。
后来,克里斯不得不被迫住进了教堂的避难所。但克里斯坚信,幸福明天就会来临。
在他无比落魄的时候,为了鼓励儿子对篮球的爱好,他仍然不忘对儿子说:“不要让别人告诉你你不行,哪怕你真的不行,如果你有梦想,就要去全力捍卫。”
在股票投资公司实习结业的前一天,认为转正无望的克里斯仍然穿上了他认为最体面的衬衫,他想这样告别他在公司的最后一天。正当他努力做好最后的工作,却意外的被告知,明天可以继续穿上他的衬衫,因为明天将是他的第一天。
幸福终于敲响了克里斯·加纳的门,他的美好生活也在不远处向他招手。
影片让我和女儿很震撼,克里斯的乐观戳中了我们心灵的某个地方,乐观的力量竟如此强大。
当大家都被克里斯的永不放弃震撼时,我却在想,未来悲观一定会让很多人失业。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大都会保险公司是美国保险业的龙头企业,它旗下有20000多名业务员。然而30年后,大都会的地位已经被其他公司所取代,它的员工也仅剩8000人左右。
CEO克瑞顿介绍,大都会每年雇佣5000名新业务员,这些业务员全都是他们从60000人中经过传统职业能力测验、面试筛选出来的优秀者。雇佣后又对他们进行密集的训练,但是不到一年,一半以上的人就离职了,留下来的人业绩也一年比一年差,到了第四年年底,他们的业绩只剩下20%。
大都会训练一个新的业务员需要花费30000多美元,也就是说每年在聘用人才方面就会损失7500万美元,据他们了解,其他的保险公司情况跟他们接近。
为什么会这样呢?克瑞顿他们做了一个调查:
即使是最好的业务员,每天也会遭遇很多次拒绝,而且这些拒绝多半是接二连三的。这对业务员的士气打击非常大,业务员因此而感到气馁,一旦他们气馁了,拒绝对他们来说就变得更加难以接受,这样,他们就越没有勇气去打下一个电话。而他们越是一直拖着不打电话,就越没有业绩,一旦没有业绩,他们就开始考虑离职,很多人还因此患了抑郁症。
路走不通时,很少有人能想到越过它,绕过它,或者用其他的办法穿过去。
为了扭转这个形式,大都会的CEO们想了很多办法。最后,他们找到了马丁·塞里格曼博士。他们希望塞利格曼通过他的测试帮他们找到一个更好地筛选人才的办法。
塞利格曼告诉克瑞顿,可以使用归因风格测试出应聘者是乐观还是悲观,乐观与否,可以预测谁会一直坚持,谁的业绩会更好。
塞利格曼的提议引起了克瑞顿的质疑。于是,塞利格曼博士做了一个令商界震惊的实验来验证这个理论。
1985年,塞利格曼对前来大都会的15000名应征者都做了归因测验和传统职业能力测验。
该实验有两个目标:
第一个是仅根据传统职业能力测验录用1000名新业务员,这1000人完全不考虑归因风格测验成绩,这1000人中不乏悲观者和乐观者,这是为了测验乐观者会不会比悲观者业绩更好。
第二个目标对大都会来说有些冒险,就是录用特别乐观的,但传统职业能力测验在及格分以下的人员。他们录用了129名任何一家保险公司都不可能录用的人做新业务员,不过,这些业务员并不知道这是个实验。如果这个实验失败了,大都会将损失300万元的培训费。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塞利格曼博士和大都会的工作人员一起监控了这1129名业务员的表现,这些表现如下:
在第一年里,用传统职业能力测试录用的业务员中,乐观者比悲观者表现得好,但差距不大,只有8%。但是到了第二年,乐观者比悲观者多卖了31%的保险。
用归因测试录用的职业能力不合格的业务员则表现非常好,他们比用传统职业能力测试录用人员中的悲观组在第一年就多了21%的业绩,到了第二年,差距则增大到57%。事实上,他们跟使用传统业务能力测试录用的业务员中乐观组的业绩一样好。
与悲观组比起来,乐观组一直在进步。因此,这个实验证明,乐观可以预测成功,准确性远远超过了传统职业能力雇佣标准。
成功金三角使企业对员工的成功预测更加靠谱
乐观的解释风格影响的不仅仅是保险业务员对他的未来客户说的话,最主要的是当他的客户拒绝他时,他对自己所说的话。
一个悲观者可能会对自己说:“我做不到,我不行,没有人会买我的保险。”经过几次拒绝后,这个业务员就很可能对自己说:“算了,打再多电话都没有用,今天还是到此为止吧。”经过几天的失败,他唯一能做的也许就是辞职了。
一个乐观的业务员可能对自己说:“没事,他可能正在忙,现在没时间跟我谈保险,等合适的时间我再联系他。”或者“他可能已经买过保险了,但是总有人还没有买保险,我再找别人。”对他来说,第二个电话并不困难,于是这个业务员很可能找到一个愿意进一步了解保险的客户。而这个小小的成绩很可能带给他活力,他因此而又信心百倍的打了10个电话,日复一日,他的才能逐渐展现,他渐渐走向成功。
传统的心理学观念认为,成功有两个必备要素,那就是能力和动机。
塞利格曼博士则认为,成功的金三角应该是:能力、动机和乐观。
乐观造成了坚持。在一份事业的开始,能力、动机和坚持一样重要,但时间一久,被拒绝的越来越多时,坚持就变得比前两项更加重要。
这个实验的成功,让大都会如获至宝。他们决定以后都使用归因风格测验作为筛选业务员的标准。他们录用乐观但传统职业能力测试也许不合格的业务员,但坚决不会录用传统职业能力测试成绩高但悲观的人。
通过这个方式,大都会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很快扩展到12000人,并很快增加了50%的个人保险市场占有率。公司不但拥有了一支强大的生力军,而且素质比以前高了很多,他们很快就夺回了保险业的龙头地位。
大都会的成功吸引了一大批商界的大佬们对积极心理学的关注,很多企业纷纷效仿在录用新员工时使用归因测试结果。
乐观使我们的生活有梦想、有计划、有未来
三十年后的今天,已经有更多的企业关注自己的新员工的用人机制,心理测试已经成了很多企业用人的必备测试,他们因此设计了各种各样的面试方式,在工作中也更加关注、重用那些更加乐观的员工。
时下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都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态度比能力更重要。”一个好的领导者,更看重的是员工的未来发展潜力。只有乐观、积极的员工才具有无限的发展潜能。
马丁·塞利格曼博士说:“乐观使我们的生活有梦想、有计划、有未来。”未来,如果你还秉持你的悲观不放,很可能下一个失业的就是你。
【生命终极,是在寻求与自己和谐相处之道。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玺雪文子,专注积极心理学、原生家庭、非暴力沟通、青少年成长,欢迎关注、转发、点赞,愿助你与自己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