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宛清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夏天,我最小的表妹大学毕业了(当然是高颜值美女)。
长期以来,她总说我是她的精神导师。对于好为人师的人来说,被当做精神导师感觉好像还不错。所以,我总是乐于答疑解惑。
最近她的问题是:有一家公司打算聘用我,可这个工作我其实一点也不喜欢。只是海投的意外收获而已。我不想去,但是身边的好多同学都找到工作了。而且,学校已经在催我们赶紧滚蛋了,我还不知道要去哪里。
1.
我想这个问题也是许多人的问题。
当年,它就曾经深深的困扰过我。
高中开始做文学社团,编杂志,把自己归类为女文青,看很多的书,做过的最美的白日梦是,有一天成为一个粉丝百万的女作家,站在商场签售,对着黑压压的人群说,谢谢你们喜欢我的书。曾经明确的职业规划是,做一名像柴静一样的新闻记者。
可是,毕业的时候,因为许多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别人都找到工作了,马上就要毕业了,朋友家人都说这份工作不错等等。最后选择了一份与最初目标毫无关联的职业。
后来呢,后来就是直到今天,心里的那个梦想都没有熄火。读到冯唐的话:文字是我们的宗教,愿我们继续倒行逆施。……心里一小撮火,身体离地半尺,不做蝼蚁,不做神,做个写字的人。仍是心有戚戚焉。
可是,就像康永所说的: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为了生计和容易而将就选择的工作,不能让你在实现梦想与职业规划的方向有所进步,而年龄越大,后期的生活负累和压力越来越多,对行业和技能的疏离,将让你逐渐丧失重新改变的勇气,即使改变所遇到的困难也会比当初要大许多倍。
2.
我的身边有这样一个朋友。
当年正值毕业季兵荒马乱,天天挤人才市场递简历到两眼发黑,兜里的钱日渐见底,碰到朋友老师家人的第一句问候都是:怎么样?找到工作了吗?每天都想问,老天爷,到底什么时候可以赐我一个工作呀?
这时,天上掉下来一个机会。
学校相熟的老师说:XX国企人事部给我打电话,让我推荐个学生,你想不想去?
屁颠屁颠去了,顺利入职,做行政,工作清闲,收入优渥。
于是,温水煮青蛙,一待就是八年。
最近她跟我说,我要辞职了。当年其实最想去的是媒体,可是快毕业都没找到工作,遇到个争破头的国企,觉得不赶紧抓住简直太傻。后来拿着不错的收入,真的没勇气回到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可是,现在我工作得不快乐,过着波澜不惊的日子,想起读书的时候扛着摄像机跑新闻的情景,有时候,甚至整夜都睡不着。
抬头,看到她眼里泛起的泪光。也知道做出这个决定,她背负了多少的压力。
读书的时候她专业扎实,性格果敢,能说能做,风风火火,是多么适合和热爱新闻行业。
我想,如果当时有清晰的规划,不妥协不将就,通过这些年的积淀,她一定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新闻从业者。
诚然,现在也不算太晚。可是,属于年轻人的精力、体力、热血、激情,不会永远都在。而人生最美好的八年,一去不返。
3.
几乎每一个独自打拼的青年,都曾经历过一段纠结、黯然、心酸、挫败的就业期。搜集想去不想去的各种单位的招聘考试,一个不落的参加,即使有时候考试多到完全没时间复习。
在网上海投简历,去各类人才市场,看到招自己专业的岗位就两眼发直,不投份简历总觉得会错失良机。
每次收到面试通知都小鹿乱撞,不管有没有足够的时间都一定要参加,假如能录取,不去岂不是失去一个选择。
一听到身边的同学找到工作了,看他(她)的眼神都立马不一样,平日里再看不起的,评价都可以转换成,想不到他这么牛……
看到又有熟人签约了,自己的应聘总是石沉大海,心里按捺不住的心急火燎。
就业办要求登记就业情况了,一排写下来就只剩自己名字的那格空着,真是沮丧又烦闷。
还有决定换工作的童鞋。辞职之后每天都在数着日子,失业一天,两天,一个星期了呢……卡里的积蓄没多久就会用完的,先找份工作先做着吧。
人在没有清晰的目标,又急不可待的时候,就像是一个溺水的人,抓住一根水草都不肯放手,以为它可以救命。
因此,如果这时候有个单位打来电话说:我们觉得你比较符合要求,要不你先来上班吧。一准马上就杀了过去。
根本来不及想:这份工作真的适合我吗?我喜欢吗?符合我的职业规划吗?能够给我成长空间和上升平台吗?可以让我愿意为之持续努力而从不倦怠吗?
工作几年之后,我们才发现。
毕业的时候最早找到工作的同学,好多都在这些年里多次跳槽,甚至兜兜转转很多年也没有找到合适自己的方向;当年我们羡慕至极的留在北上广深的同学,后来也常常伤怀,大城市留不下,故乡又回不去,飘飘荡荡这么多年也无法安身立命;而端上国企事业单位“铁饭碗”的,也有好多人不快乐没干劲浑浑噩噩在当初的岗位上坚持了很多年,还是决定离开。
原来工作是一件要做大半辈子的事。争一时短长,远不如计长远。
针对你的兴趣爱好、技能长处、职业规划,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找工作;面对工作机会,考察单位实力、工作氛围、平台大小,从容不迫有取有舍,才能让你的职业道路更为平稳顺畅。
有时我们以为的快,并不能真的让我们离梦想更近一些,反而走了许多弯路;有些我们以为的慢,恰恰可以省去前期的摸索,让我们有一个好的职业开端。
-END-
本文纯属原创,欢迎分享。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我,侵权必究。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