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荔枝五首:荔枝还复入长安,红颗酸甜只自知

杜甫荔枝五首,谈谈汉朝和唐朝的荔枝贡,荔枝和杨贵妃的关系

杜甫荔枝五首,来谈谈杜甫吃的荔枝,和杨贵妃的荔枝

又是荔枝上市的季节,现代的保鲜和物流,让南方的荔枝可以顺利到达北方的市场,价格也不算贵,遇到大年之时,一斤荔枝等同青菜,让人们饱有口福。

唐朝杜牧,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出了这种水果天然味美,唐玄宗不惜动用驿站官道,抢运荔枝,以搏贵妃一笑,最终导致安史之乱,唐朝险些亡国。当然也使得不知道荔枝美味的人更加垂涎。而苏轼“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也坐实了荔枝的鲜美。

人们往往以为,是杨贵妃开启了荔枝进入宫廷的序幕,杨贵妃也被扣上了荔枝亡国的帽子。因为举全国之力,尽一个人的口福,不但是奢侈,更是可恶。

但是实际,荔枝进入北方,远比人们想象的历史要久远。


因为汉高祖刘邦时期, 南越国第一代王和皇帝赵佗,就进献了南越的荔枝和蛟鱼,汉高祖回报他四匹葡萄锦。那么这里可以看到赵佗,可能是进献的不大的荔枝树和活鱼,毕竟长途跋涉,树木比荔枝果子耐长久。总之到了刘邦这里,赏赐也不算太丰厚。

真正到了热爱荔枝的是汉武帝时期,他征服南越交趾,就着军事驿站,岭南每年都要向宫廷进献大量的荔枝和荔枝树。汉武帝还建立的扶荔宫,问题是这些荔枝树在北方的宫廷生长不好,常常枯死。司马相如《上林赋》有“答沓离支,罗乎后宫,列乎北园。”,就是说的将荔枝种在皇家园林。

实际上由于水土不服,这些荔枝树很少存活,存活也很难结出甜美的果实。

从汉武帝开始,岭南进贡荔枝,就是常规的贡品。只是荔枝如何保鲜,是个大问题。这就要求快,且荔枝数量多,才能在路上刨开损耗,有部分可以吃的进入皇宫。

到了东汉的时候,荔枝一直没有断供,但是成为了岭南人民沉重的负担。

“旧南海献龙眼、荔枝,十里一置(驿站),五里一堠(瞭望堡),奔腾阻险,死者继路。”因为荔枝的时效性,损耗大,所以加紧赶路,遇到山路风雨,也不能停止,故而造成很多次人员伤亡。所以在汉和帝的时候,一度废止了荔枝的进贡。

但是我们要想到一点,岭南盛产荔枝,必然会有交易和买卖,皇家偶尔断贡,但是老百姓还是想办法将荔枝保鲜,运往北方交易,以获得不菲的利润。

那么到了唐朝的时候,丞相张九龄老家广州,最喜欢荔枝。


他写了一篇《荔枝赋》,也是他,在39岁的时候回乡,作了一个大工程,就是开大庾岭,打通了广东到长安的陆地通路,这项工程被称为古代的京广线,而岭南地方的特产和人,可以更顺利通过这条线路到京城。

实际上荔枝北上一直都有,但是有了张九龄这条线路,岭南的荔枝,就更容易北上。

当杨贵妃还没有出生时,实际上唐玄宗就已经从多条路径,吃到了荔枝。

当然,既然有贡品,免费的岂不更好?

杨贵妃出生四川,实际四川也产荔枝,从四川运送荔枝,成本要更低廉一点,荔枝的保鲜更好一点。这些贡品未必都是杨贵妃一个人吃了,好体面大方的唐玄宗,倒也不吝啬,初夏的时候赏赐臣子,是大量的御花园樱桃,百官千人夏天的细葛衣裳,彩丝,也就是很多贡品,他下发给了官员,甚至兼顾了像杜甫这样没有官职,却在集贤院等待分配的士子。

比如杜甫就收到过御笔,夏衣,樱桃。


“翰林逼华盖,鲸力破沧溟。

天上张公子,宫中汉客星。

赋诗拾翠殿,佐酒望云亭。

紫诰仍兼绾,黄麻似六经。

内分金带赤,恩与荔枝青。” 唐 · 杜甫《赠翰林张四学士》节录

天宝九年,38岁的杜甫在长安,遇到了翰林张四,仰慕对方的才华,谈到了自己的落魄。

说对方能和皇帝亲近,穿着紫色的诰服,享用皇帝赐给的金腰带,还有时令的青色荔枝。而杜甫本人仕途不济,无缘这些天恩华美。

那么今天谈的,就是“恩与荔枝青。”

这是说赐给大臣的荔枝,是青色的,这也很好解释,没有成熟透的荔枝更耐长途运输,保鲜更好。当然口感肯定比不上红荔枝。但是这是一种荣耀。

这也证明唐玄宗时代,并非无人知道荔枝,有很多官员是享受过皇家贡品的荔枝的。

荔枝也并非杨玉环的专享。实际在用物质拉拢臣子方面,唐玄宗和杨玉环都不算小气。

当然作为长安市场,也会有荔枝出售,那是富人们的奢侈品。


“寇盗尚凭陵,当君减膳时。

汝病是天意,吾谂罪有司。

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支。

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 ”唐 · 杜甫《病橘》

十年之后,杜甫流落四川,在四川成都草堂,种植了很多蔬菜树木,其中橘子树长得不好,果实多,但是小而酸涩,且橘子树林生病 ,枝叶萧条。他有橘子想到了荔枝,因为南方的橘子也是皇家贡品。只是帝王的贡品,往往都是最好的。

那么荔枝也是一样。

杜甫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中,对安史之乱也进行了自己的探讨和反思。

但是他用的是汉朝的典故,汉朝进贡荔枝的时候,由南海进贡,马匹奔腾,保证贡品,而荔枝驿的开启,为了运送荔枝,百马死在山谷,劳民伤财。

杜甫写这些是什么意思,就是地方上的百姓苦,橘子如果不丰收,赋税和贡品,依旧会进行。

就像汉朝运送荔枝,为了荔枝哪里会管百姓死活?

也正是这首诗,让后人认为这是杜甫讽刺唐玄宗和杨玉环,穷奢极欲。也让后人认为唐朝的荔枝驿,和汉朝一样残酷。

或者杜甫有这样一种重新审视盛衰的悲怀,而他本身安史之乱的受害者。但是这首诗的典故,全然用的是汉典。也就是并没有涉及唐朝的荔枝驿是怎样的。

但是因为杜甫在中唐之后,特别有名气,而这首诗也被很多人,包括杜牧化用。杜牧写了那句有名的妃子一笑。


”胜绝惊身老,情忘发兴奇。

座从歌妓密,乐任主人为。

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

楼高欲愁思,横笛未休吹。“唐 · 杜甫宴《戎州杨使君东楼》

四川最不缺的就是荔枝,且杜甫晚年就在四川,53岁的杜甫,受到杨使君,这个四川宜宾地方官的款待,心情大好。

杜甫平常肯定在四川吃得到荔枝,只是杨使君的款待,是另外的精神作用。

因为安史之乱已经过去了,唐朝对地方官的任命恢复常态,杜甫也想着尽快回到长安洛阳,因为洛阳是家乡,长安可能还有一线仕途的希望。

所以这里可以看到他心情的明丽,在高楼上看风景,喝着碧绿的春酒,剥着成熟的荔枝。

歌舞动人,横笛吹彻,重现盛世太平。

此时有一点,就是杜甫做高官幕僚的,最先得到来自京城的消息,唐肃宗当政,政局稳定。整个大唐局面还是朝好的方面发展。


”先帝贵妃今寂寞,荔枝还复入长安。

炎方每续朱樱献,玉座应悲白露团。“唐 · 杜甫《 解闷十二首 其九 》

杜甫在四川,他已经决定回洛阳,因为此时他身上有病,思乡日切。

他重未停止对安史之乱的反思,因为这里面有他的年华,有他的生命,有他的坎坷。

而越到生命的尾期和病痛的折磨,越发有着浑厚的悲凉。

他早已经知道唐玄宗于5年前过世,而杨玉环则在安史之乱第一年就丧身马嵬坡。

盛世成为陈迹,如同他的生命过往。

唐朝的荔枝,肯定有很多渠道,因为岭南也产,四川也产。

唐玄宗和杨玉环已经作古,但是荔枝的进贡还是恢复了。至少从四川进贡荔枝,已经恢复。

每年的晚春和仲夏,按照周礼,天子是要祭祀先祖的时候。

那么当唐玄宗和杨玉环在天上,灵魂享用荔枝的时候,他们该如何作想呢?

他们的生命随同历史过去。

这首诗,可以认为,杜甫应该用他的阅历和掌握的资讯,知道从四川进献荔枝,应该是唐玄宗时代的一个重要渠道。唐玄宗曾经用这里的荔枝犒赏百官,这样的盛世,将再也看不到。

唐玄宗看不到,他杜甫也可能无缘。

他30多岁的时候,曾经是那么梦想唐玄宗的垂青。

而且他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虽然他后来是效命于肃宗,但是对于唐玄宗一直感怀恩德。因为唐玄宗时代,那些赏赐,也没有拉下过籍籍无名的他。


”忆过泸戎摘荔枝,青峰隐映石逶迤。

京中旧见无颜色,红颗酸甜只自知。“杜甫《 解闷十二首 其九》

他回忆起天宝年间,在京城看到的荔枝,大多数是青色的,没有这样本地的红熟。

他记得在四川山野摘荔枝,那种青山石岭荔枝红的壮美。

那颗颗动人的红荔枝,酸甜可口,可比送到京城的美味多了。

那么杜甫在京城吃过荔枝没有?

应该是吃过的。因为荔枝除了御用,还伴随着正常的商品流通。

只是物离乡贵,而运到北方的荔枝,往往会挑选能经得起时间折腾的,肯定京城,乃至皇家的荔枝多半是青色的。

可以说,唐玄宗可能到四川吃过最新鲜的荔枝,而杨玉环大概成年之后,就是靠青荔枝解馋了,因为那里面有家乡的记忆。

不过中唐之后,经济恢复繁荣,不但荔枝继续进贡皇宫,商品荔枝也大量出现在市场。

白居易时代,已经能够很轻松地吃到荔枝,他不过老在琢磨一件事,就是如何让荔枝在北方结果,并且结出甜美的果实。

写下这些,是来阐述一下唐朝关于荔枝贡和杨贵妃的关系。


荔枝贡不是因为杨贵妃而特地开设的。但是因为杨贵妃的存在,荔枝在历史上变得更加知名。杨贵妃成年之后,很难吃到最新鲜的荔枝。

她的口福未必有杜甫和我们好。她和盛唐捆绑,是个华丽而悲剧的符号。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9,753评论 6 50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668评论 3 39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6,090评论 0 35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9,010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8,054评论 6 39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806评论 1 30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484评论 3 42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380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873评论 1 31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8,021评论 3 33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158评论 1 35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838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499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44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59评论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449评论 3 3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136评论 2 356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