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陪妈妈去北京,这是她第一次到北京,下了高铁后直奔了天安门。等了一个多小时安检才进到天安门门前。排队时看到那么长的队伍,真的是想放弃了,幸亏等到了最后,她总算见到了天安门的真容。
在家的时候什么都是爸妈帮着操持,自己永远是个孩子。但是到了外面,尤其是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我们成了父母的依靠,他们似乎成了孩子。这种角色的转变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愈发明显。我之前对父母的关心做的远不够。除了物质上的关心,心理上的关心更为重要。我们不能把我们的余生和父母的余生等同,父母把和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当成节日来过,除了经常打打电话,还是要常回家看看。
从济南到北京,一个比较强烈的感觉就是北京充满了各色各样的人,大家早已习惯了这种光怪陆离的存在。
当我坐在北京南站等车的时候,旁边坐过来一位四五十的瘦削的男子,他坐下后跟旁边的人说“我要从哪里出去呢”,旁边的人问“你去哪”,他答“我想去广州”。当时估计旁边的人和我的感觉是这样的———这个人是不是有病?但之后他又说“来了北京几个月了,也没挣到钱,想去广州试一试”。我突然感觉莫名的心酸。面前走过一位穿着风衣的中年女性,但是脚上却穿着酒店里一次性的拖鞋,急匆匆去赶车。谁知道她经历了什么才会这样穿,或许穿了太久的高跟鞋脚累了吧。在一个城市的火车站,可以窥见这个城市中各式各样人的生活状态。生活的洪流推着我们往前跑。
北京南站播放的济南齐鲁软件园的广告,或许在召唤着那些在北京快待不下的年轻人们。
坐火车若能买到一个靠窗的位置,那简直是一件美事。傍晚回济南,正好坐在了靠窗的位置,抓拍到了这个已经被地平线吃掉了半个头的太阳,太阳从地平线上消失就是几分钟的事情,这几分钟时间的流逝几乎是用肉眼可以看到的。
晚上八点回到济南,一切归于平静。对于济南这个城市,实在是太熟悉了,待得久了,感觉有点麻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