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买书也是购物,但内容完全不同
囤积物品,消耗的也是物品,囤积书籍,并不会让你消化掉更多的知识。
别把书当作消耗品去冲动消费,囤积的书越多,你会越迷茫,很多人拥有一整面墙的书柜,但这其中却不见得有多人真的了解自己买回去的书。
不针对任何人,只是一种疯狂囤书的现象。没有知识让人焦虑,这一点可以理解,但是不自律、不喜欢读书的人,买回去之后未必会看,这钱花的就不值了。
有囤积物品习惯的人,也会囤书,但是物品是有保质期的,哪怕你不去使用,最终也会因为过期、变质而不得不去被动处理。
但是书籍就不同了,书放在书架上,你不去主动翻开它,你永远都不会了解书中的知识。
而知识也没有保质期,如果你囤了太多的书,你又没有主动去读,那么最终这些被你禁锢起来的知识一定会引起你的焦虑。
最后的结局就是,要么你会把它们卖掉、送人或是捐出去,要么偶尔翻一翻。
总之,你如果没有持续学习的动力和习惯,就不要像囤积消耗品一样去囤书,因为对于一个缺乏主动性的人来说,书(知识)是不会被“消耗”和吸收的。
还有一点,也值得我们注意一下,你今天购买的书,未必两年后还能看得进去。人的认知层次、审美都是会逐步提升的。现在急需恶补的知识,也许两年后或是半年后,你就没那么感兴趣了。
② 从感兴趣的书开始看,跟着自己的认知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单
别看大家推荐的天花乱坠的书,每个人感兴趣的东西都不同,对书的喜好也不同,同样的书,有人觉得好,有人却连几页都看不进去。
所以想看书,就不能嫌麻烦,花点时间在选书上,还是非常有意义的,阅读就得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着手,这样才能保持阅读这个动作的可持续性。
找人推荐书单,不是不行,而是太麻烦。麻烦在哪呢?你随便提个问题,别人就需要长篇大论地给你推荐书单,还会列出推荐理由。
可问题是你如果自己清楚自己应该读什么书,你就会非常有针对性地去找专人推荐书单,而不是用随口一问的态度在众多答案中大海捞针。通过后者这种方式选出可靠的书单的可能性才是最小的。
选书、读书都一样,没有捷径可走。
总有些人指望着只读少量的几本书就可以有巨大的改变,这根本不可能。
如果你原本就有读书的习惯,那么的确会因为某些书中的某些观点而受到启发,或是突然发生一些转变;但如果你没有读书的习惯,就希望别人推荐几本书让你看了之后立刻就能发生转变,这就太荒诞了。
因此别去跟风,每个人的认知需求都不同,如果你真想看书,就去书店转转,看看书籍的种类,问问自己,你需要提升哪方面的技能,学习哪一类知识,接着自己去找一些书,翻开目录、前言,或是干脆一次性看个几十页,如果你能一口气看完三十页,还不觉得枯燥,那就可以考虑买回去接着看。
别去为未来是否会闹书荒这件事苦恼。通常绝大多数作者都会在书中推荐一部分书单,这部分书单中总有那么几本会被陈列在你的书架上,或是直接拿在手上。所以谁知道你会对哪位作者推荐的书赞不绝口呢?
我爱上日记体的书籍,就是因为在斋藤孝的书中看到了他推荐的《独居日记》,仅此而已,我记得书中引用了一段日记的原文,看过之后觉得很想深入了解,于是就买了这本书。接着就开始有意识地去挖掘更多日记体的书籍了。
③ 保持专注,理解力和思考力才不至于被杂念冲散
别对输入、输出这件事太执着,先得保证能看下去,阅读过程越专注,你就越容易理解书里的内容,理解力决定了阅读的效率,但是看书的过程要是不专注,那理解力也就不会出现了。
能理解书中的内容,才有引发思考和联想、调动记忆的可能性。许多读者都说自己看了书也记不住,要是真理解了,并且还受到启发了,怎么会记不住呢?
同时,不想自己的思考过程被遗忘的话,那想到什么就随时记下来就可以了。至于书写的方式和形式,就很随意了,可以记在书上,本上,也可以用电子表格记录,总之,方便你查找就好。
读书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阅读水平、理解能力及思考力都会逐步提升,所以刚开始读书的时候,不会有太多深入的思考。多数读书最初都只是在阅读中寻找自己的态度和立场而已,也就是认同或不认同作者的观点。
当你读的书越来越多,你会发现,能够支撑你思考的案例、论据都会在关键时刻成为你思考的抓手,这时候你读书的速度会明显“慢下来”,你会进入一边阅读、一边思考的状态中。
许多作家都说过自己读书的速度并不快,一本书要读好久。当然有些人会把思考当作重头戏,也有些人会选择一次性把书读完。
没有什么方法是适合所有读者的。但是最终能够引导我们主动思考、学以致用的方法一定是好的。
我自己也有同样的经历,两年前我大概一年能读150本书以上,但是输出的内容却是非常有限的。而两个月前我突然发现,一本书读下来,我大概能写上几篇几千字的读书笔记。
真正输出的能力,取决于我们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而不是阅读量。我看到许多读者看书的时候没有全情投入,反倒是一直在纠结,如何能写出令人称赞的读书笔记。
我的建议是,先好好读书吧。专注于阅读时刻——具备一定的理解力——无需刻意便能记住书中的要点——引发自然地思考——将思考过程输出,这些动作是具备连贯性的一整套行为,每一个行为而不是独立存在的。
④ 读书就要获取完整的信息
读书不拘泥于种种所谓的计划。有些书适合慢读、精读,有些书适合速读,做个基础了解就够了。
没必要给自己制定太多条条框框,但有一点我不得不提一下,那就是不论你研究了多少读书方法,还是需要获取完整的信息量,就是把书读完。
实在读不进去的那种内容就另说了。我之前看过一些书评,发现他们作为读者,只看了前言和目录就把书评给写出来了,甚至完全没有提及书中的内容,读后感和书评还是有差别的,没有完全理解书中的内容,都没有资格去评价的,更别说内容都没看全了。
现在虽然有很多人开始读书了,但是不一定什么方法都适合我们。还是老老实实把一本书专注地读完吧,这样捕捉要点的可能性才更大。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对话中很难做到给出适当的或是正确的反应,因为他们缺乏倾听的能力,只关注自己的反应会给他人留下怎样的印象。
这个问题在许多读者身上,也得到了验证,许多人会选自己认同的书来读,当你对一件事十分了解的情况下,你是无法谦卑的,所以就会出现那种“读了目录就能联想到书中大致内容方向”的窘状,可想而知,他们根本无法把整本书读完。事实就是,他们根本不知道书里讲了些什么。
还有一种状况也很常见,读书的人多了,读书方法似乎也变多了。很多人开始学着用跳读、速读的方式去读书。这样读书的问题就在于,你会越来越缺乏“读完整本书”的耐心,把快速读完一本书、快速捕捉要点当作首要任务去完成,接着再去“高效”地读下一本书。
高效不等于只图“快”,效率不是这样提升的,高效的阅读前提是既能保证信息获取的完整性、又能理解作者真正想表达的要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每本书都有的那个使命。
就好比前面提到的倾听能力一样,你去听一场现场演讲,或是单纯和朋友聊天,你都需要具备足够的耐心,需要听对方说的每一个字,然后你才能给出那个恰当的反应。
读书也是如此,如果你没把书读完,那么你理解的那些只言片语拼凑出来的信息,可能并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一本书具备什么样的价值,就在于人们如何解读它。
可如果让一个没有耐心的人、或是不那么了解这本书的人去解读,其价值也会缺乏真实性。有些观点被捧上了天,也有些观点会遭到无情地贬损。
最后补充一句,希望大家能对文字有些敬畏心,不了解、以及没有充分理解的事物,还是不要轻易给出评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