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二一四
如果提前了解你的人生,你有没有勇气重来?如果一切重来,我们能否爱我所爱,行我所行?能否能冲破世俗的枷锁,做最真实的自己?
近日,电影《无问东西》刷屏,想必看过影片的朋友或多或少都对人生有了从新的思考。影片讲述了二十年代的青年学生吴岭澜(陈楚生饰)思索求学的意义,三十年代的世家子弟沈光耀(王力宏饰)弃学从军为国捐躯,六十年代的学子陈鹏(黄晓明饰)以身许国把青春献给戈壁致力科研,当代青年张果果(张震饰)在市场大潮中追寻人性的善良与人生的意义……138分钟的电影,四代人的青春交错而过,他们有各自的坎坷、各自的悲欢,但精神相通、彼此相连。变的是时代场景,不变的是生命追问,国与家、爱与恨、人与我、群与己,一代代人的选择,就是一部精神史、心灵史。这样的主题促人思索:对待只有一次的人生,我们该如何度过?如何选择?
1923年,北平。清华学堂学生吴岭澜,在一次考试结果公示中,他的英文学和国文学全部满分,而物理学却不列,无疑让他深受打击。在和梅贻琦老师谈话时,梅老师问他当初为什么不选择文科时,他坦言道:“因为当时最好的学生都选择读实(理)科,他并不想选择文科,同时对自己的前途感到非常迷茫。吴岭澜当时认为只要踏实,管他读什么!而吴岭澜正如梅老师说的那样“忽略了真实”。梅贻琦说,忙碌的踏实并不是真实,“真实”是“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也正是这次谈话加上诗人泰戈尔访问清华学堂,吴岭澜对泰戈尔关于对自己真诚的看法深受触动。所以,吴岭澜最后正视自己在文科方向的天赋和兴趣,并把自信与笃定传递给身边人。吴岭澜对选择的思索,无疑是提醒着作为个体的我们,要真实面对内心,才能对自己负责。
1938年,昆明。西南联大求学学子沈光耀。他出身世家,本可以做一名衣食无忧的公子哥,但仍却不远千里来到昆明求学。战争拉开序幕时,沈妈妈真切地希望儿子“能享受人生的乐趣”,不要“还没想好怎么过这一生,就连命都没了”,可面对日军空袭下死去的孩子,看见孩子母亲趴在尸体上嚎啕大哭的场景。沈光耀依然选择了从军,内心的正义与善良让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当一名空军。
「这个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
空军教练的这句话,让他遵从了内心的选择,也正如此,他没有因他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而选择放弃坚持。尽管其母亲一再劝阻,他仍坚持内心的选择,为保卫家国献出自己珍贵的青春与生命。驾着飞机与敌人同归于尽的那一刻,微笑着说一句“妈妈,对不起”。沈光耀对选择的坚持,提示我们选择自己内心“真实”的那条路,即使生命终结,也能问心无愧。
1962年,北京。青年学生陈鹏。在爱情的选择上始终如一,在对国家的建设上尽心尽职,奉献青春。陈鹏对王敏佳的爱从一而终,尽管王敏佳为虚荣心撒了谎,后来甚至毁了容,但陈鹏自始至终对他的爱未曾改变。剧中看到当他因吃醋转身离开时,足以证明他对王敏佳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是真实的!
后来,陈鹏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也忍痛离开需要照顾的爱人,在茫茫戈壁滩上奉献着青春与健康。但他是无悔的!他的所作所为并不是为了青史留名,因为他有着对这个国家民族的热爱和忧思,有着无法割舍的家国情怀,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热血,所以无法放下,也不会逃离。选择奉献,对家国负责!也是对自己内心的负责!
当今,我们身处和平盛世,少了时代赋予的苦难,却多了精明的算计和身边处处宣扬的大道理。电影中当代青年张果果的纠结与迷茫,映照着现代人可能面临的人生命题。然而最终,他即便已经被排挤打压,却也不以同样卑劣的手段对人,即便可能被敲诈欺骗,也坚持用一己之力行善事、有始终。他不再迷失于帮与不帮,不再盲目听从他人的意见。因为这无关“最优选项”,只是出于内心的做人原则。他重归真实、善良的自我,找回了自己的初心,他说:“我和他们不一样”。
这正应了电影中的那句台词: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人生,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勇敢行走在追寻路上的那个——“珍贵的你”。
从心而行,无问西东。做最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