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家校合作——5个原则读懂教育互动》
184030 陈娥
近期一直在读这本书,虽然还没有完全理解,但并不影响自己的阅读和感悟。
这本书讲到家校共育的五个原则,分别是:创造让每个家庭参与的文化;有效交流并建立联系;授权给每个家庭;让每个家庭参与决策制定;让大型社区参与进来。
综合这五个原则,反思我自己和家长之间的联系,之前一直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但是看了这五个原则之后,发现自己在家校共育方面,按照作者的理念或原则,突然发现我一个也没做到。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我的家长们是非常支持我的工作,我和家长之间经常交流并建立了联系,但总觉得有些交流属于无效交流。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开发了系列亲子课程,但在开发这门课程的时候,只是我和家委会的成员们一起参与的,并非所有的家长参与了。第二,虽然家长参与的频率也比较高,但依旧只是部分家长参与,还有的家长参与的比较少,一部分原因是忙,另一部分的原因是认识不到位。说明还是我的工作不到位,没有和他们建立有效联系。至于大型社区参与班级,做过尝试,但因为资源有限未能成功。
我仔细反思那些很少参与班级活动的家长,除了忙之外,没有感受到家校共育对孩子成长的实质意义,这应该是关键所在。
后期在家校共育方面,要努力创造一种让每个家庭参与班级活动后能看到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他们的思想观点。观点转变后,相信再忙的家长,也会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另外一点就是,以后在开学初拟订班级活动时,要尽量让每个家庭参与,不能只局限于家委会成员。
很喜欢P106页的一个案例。约翰森是一个经常闯祸的学生,家长经常被请到学校,似乎已经习以为常。高中时,伊丽莎白接管他们这个只有9个孩子的班级。开学第一天,伊丽莎白和9个孩子的家长分别打了电话,她向家长们自我介绍,想和这些家长建立积极的联系。约翰森的妈妈非常怀疑老师的通话。约翰森呢,上课依旧闯祸。在第一节课中,伊丽莎白从约翰森的作业中获取了一些信息,那就是他非常喜欢篮球和玩电脑。约翰森调皮捣蛋了几天后,伊丽莎白又给他妈妈打了电话,但是,伊丽莎白并没有在电话中告知约翰森在课堂上调皮捣蛋的行为,只说自己从约翰森身上了解到的学习风格,还有他的学习潜力。伊丽莎白和他妈妈分享了她将如何支持约翰森在课堂上发挥潜力。这样的电话每周打一个。向约翰森妈妈汇报约翰森的进步。实际上呢,约翰森还是老样子。约翰森到家后,妈妈告诉他老师打电话了,他并不知道老师说了什么,以为老师又是告状,想为自己辩解,但妈妈告诉他,老师打电话表扬他进步了。第五周后,约翰森的课堂表现有了很大改变。从这个案例,我看到了伊丽莎白老师和家长之间是怎样交流的,并不是一味告状,而是一直表扬约翰森的进步。我还看到她对待约翰森的耐心。而这两点,我做得很不好。哪怕就是现在,感觉和家长的关系已经是非常和谐了,但我总觉得自己和家长的有些交流仍旧属于无效交流。这个案例让我想到了我和两个家长之间的交流:
一是四年前,班上的蒙蒙估计和约翰森差不多。我自己觉得,同事也觉得我的耐心已经是非常好了,但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却是一种告状式。因为自己觉得无力改变,想求得家长的支持。开始家长还到学校,我们一起商量教育方法,后来因为孩子还是没有变化,电话打多了,家长居然把我拉入黑名单。现在想想,如果早点看到这个案例,或许我也能改变他。可惜看到这本书太迟了!
第二个是现在的学生俊山,他不属于那种特别调皮捣蛋的,只是字写得不好,其他没有大问题。我写这个案例是想说说和他家长的交流。他从一年级开始到现在,算得上是住读生。他爸爸开始在市区做推拿生意,后来在我的建议下,把生意从市区撤回县城。本来他的店子就在一所学校旁边,即使步行,最多十分钟就能到学校。本来作为重视孩子的家长,会把孩子转到离自己近的学校,但我认为他就是不想管他的学习,所以即使住在县城也不自己带孩子,所以孩子在学习上、卫生上的习惯并没有养成。后来我因为颈椎病,到他爸爸那里做理疗,了解到他和孩子妈妈很早就离婚了,现在和他妈妈也就是孩子奶奶一起做推拿,顺便卖直销产品。然后和他们交流孩子的情况和班级活动,希望他参与班级活动,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别人都有家长陪同,他很少参加活动,让孩子觉得很孤单,也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不重视。但是从二年级开始到现在,只是参加过几次而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现在从上到下要求我们转发通知到班级群,要求家长注册啊,考试啊,关注啊,还有什么关于安全的通知要求回复的,他几乎都没有完成。他并非忙得抽不开身,应该说有时间参加活动,有时间看消息,但是他就是不配合。看了这本书中的很多成功案例,我需要反思自己和家长交流的问题在哪里,争取改变这一现状。
由我自己又想到我们这的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方法真的很单一,简单,真的对家长和孩子确实无法提供成长和进步的方案或方法,都只在一味要求家长怎么做,但并没有为家长参与班级做过什么。
这本书既有理论,又有案例,还有思考题,便于我们及时反思自己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很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