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游戏,我还没玩就感觉很好玩。还没用,就感觉很实用。
以前总是把贝猫的情绪,笼统的说成哭闹。开始情绪学习以后,发现哭闹背后的情绪其实是不尽相同的。有时候是很想吃又吃不到的着急,有时候是很喜欢的东西弄坏了的难过。
我们俩一起对着镜子帮他刷牙,我看到他眉头紧皱,呲牙咧嘴,哼哼呀呀。可是,我说不上来这是什么情绪。
也就是说,自己的情绪理解能力,观察能力也是很弱的。希望今天的游戏可以帮到我,也帮到贝猫。
1。镜子里的小表情。
跟孩子一起坐在镜子跟前,做出微笑的表情。并描述表情的特征:
比如,你看这是高兴的样子,眉毛弯弯的。眼睛眯眯的。很漂亮对不对? 生气的样子是这样,眼睛瞪的大大的,眉头皱起来。是不是很丑呢?
2。情绪你我他。
准备四张情绪卡片,分别是喜、怒、哀、惧。
第一个游戏是:我的感觉。 大家围成一个小圈,拿起最能代表自己情绪的图片放在胸前,描述自己的感觉。
比如,我感到很开心,因为今天小贝对我说,妈妈我爱你。 我感到很焦虑,因为我的课还没有备完。
第二个游戏是:他的感觉。 用一张卡片来描述你右边人的感觉。当事人来确认自己的感觉是否与描述一致。
比如:小贝说,爸爸的心情是很开心,因为他吃糖了。爸爸这时候也许会说,我并不开心,因为我的课还没有备完。我微笑是因为要陪宝宝玩。
我们会发现,别人的情绪和表情有时候是不一致的,体验别人的情绪除了察言观色,还需要理解他所处的情境。看他遇到什么样的事情,他是怎样的人。
这种能力,可以称之为共情能力。也是走向社会的必备技能。
经常说我贝猫是直男。其实,我又何尝不是直女?
只有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情绪被微妙的捕捉。才会有能力去体察别人的情绪。
教育问题走向深入,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3. 情绪过山车。
找到一张情绪卡片,描述“情绪之最” 比如,我最开心的事情是过生日吃到小火车蛋糕。最难过的事情是体育公园的小火车搬走了。
通过这个游戏,可以听到小孩子平时不会表达的情绪事件。
比如幼儿园里的老师听到一个小孩子描述,我最害怕的是万圣节看到鬼。
老师追问,哪里有?
她说,就是那次在地下室看到的啊。
后来老师回忆说,那天本来小女孩玩的很开心,可是后来不知道怎样,情绪变得很低落。问她也不说。
孩子的母亲也来质问学校,明明晚上都可以独自一人睡了,为什么最近总说害怕,来找妈妈。家长和学校之间,还闹了一点不愉快。
后来老师带小女孩去地下室看了万圣节道具。这才解开了心中的恐惧。
还有一种团体情绪游戏。
这里有个案例,有点长哦,耐心看下吧!
有个小男孩家里有了小弟弟,所以经常哭闹。父母和老师都知道原因,却也无计可施。
后来心理专家支了招。叫来一群家里生了小宝宝的大宝。一起描述弟弟妹妹刚出生时候的情景。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开始说,小弟弟出生的时候特别爱哭,很烦啊!稍微大声点说话就会被爸爸训。。。
虽然这个小孩子没有说话,但是他听的很认真。他心里会想,原来我不是最惨的啊,还有比我更惨的。
听人叙述悲惨经历的本身,就带有治愈的效果呢!
后来老师问他,你家里是不是也有了小弟弟,会不会有点难过。
小男孩故作轻松的说,还好了,有一点。
老师又问他,你怎么样就会感觉好一点呢?
他说,只要妈妈在哄弟弟睡觉之前先帮我讲故事,我就会感觉好一点。
老师飞快的给小男孩妈妈打电话支招。后来小男孩情绪果然好了很多。
贝猫的情况,可能有点类似,妹妹出生,可能是一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情绪表达的习惯不好。
昨天晚上特别有意思的事情是。
贝猫又尖叫。他爸爸又生气准备揍他。我在一边想管又不敢管。
这时候他拿来了他的生气袋(一个红色枕头)给爸爸。爸爸,你要生气就打他,生气就都跑到枕头里去了。
他爸爸居然很买账,训了枕头一顿,他在一边应声就好。后来孩子就没有再尖叫,情绪一直很不错。
这个臭小子,还没学会如何调控自己情绪,先掌握了如何调控别人的情绪。太狡猾了。
为了让他有个好情绪,最近的管教也减少了很多。
比如,
他提出要穿两条睡裤,那就让他穿。
他早上穿了两只花色相同颜色不同的袜子说这是龙凤胎。那就由他!
他上舞蹈课不想换黑色体服。那随便吧!
我突然发现,给他自由以后,他表现会好很多。穿衣服很利索,跳舞也进步很大。
只有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动力才会十足吧!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就由他吧!我也懒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