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上一集,我本以为:桓先生夫妇,隐世在龙亢书院,过着神仙眷侣般的日子;
却未曾想到,桓夫人死在了当年逃亡的路上,与桓先生早已天人永隔;
时宜说:桓夫人对桓先生的承诺,成了桓先生的信念,以此为生,了然余生。可见,承诺的力量,对家人来说有多可贵。
其实,人生很辛苦、也很孤单;很多时候,支撑我们努力活下去的,就是亲人的羁绊,比如父母、爱人、子女。
第五集中,时宜拽着周生辰的毛领子装醉询问,周生辰说:如果他死了,不希望你去找,死在何处,就葬在何处;人死了,留下的东西都是空的,即便你找到了见到了,除了伤心,其他什么都没有。
那时,他们不能成为彼此的羁绊,周生辰害怕时宜为自己伤心,所以狠心说了那样的话。
这一次,他却说:承诺,对一个将士来说,比生命还要沉重;我可以答应你,如果有朝一日,我遇到什么不测,定会有人告诉你,我死在何时、死在何地。
此时,他们虽未成婚,却已认定彼此为家人。周生辰依然害怕时宜伤心,却更希望自己的承诺,能支撑着时宜好好活下去,像桓先生一样。
之前的周生辰,孑然一身、了无牵挂,对于一个早已把自己交给战场的将军来说,这是最好的选择。
正如军师所说:不回头,便是不盼归期、不见牵挂!这样,才能不畏生死、舍命沙场!
可如今,有了时宜,周生辰孤寂封闭的内心,有了不可割舍的牵绊,也不知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现在,常常看到关于“单身好、还是结婚好?”的话题,总能引起热议和关注。
其实,结婚与单身,不过是两个选择,无所谓好坏,端看个人机缘和喜好。
若能遇到心意相通的人,爱一场,即便没有结果,这一生也值了。
然而,知音难遇,心意相通的爱人更是难求,我最羡慕杨绛和钱钟书,可是那样的爱情与婚姻,这世间从古至今,又有几对呢?
如果遇不到想结婚的人,或者更喜欢一个人的生活,那便单身,也没什么不好。
所以,对于周生辰来说,如果没有遇到时宜,他能一匹马、一壶酒,过着醉卧白骨、放意狂歌的日子,最终舍命沙场、马革裹尸,也未尝不是快意人生!
但是,周生辰短暂的生命中,能与时宜这样一个温婉明媚的女子相遇、相知、相爱,又何尝不是命运的馈赠呢?拥有过那些甜蜜的回忆,虽死也无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