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来劳改,哪里是来上大学?”本学期开学,学校开展美化校园活动,同时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组织大二的学生对校园内的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打扫,有些同学就不断地抱怨。
大二的学生都是“00后”,在家没有参加过劳动,很多人不会使用扫帚,拿起竹条编成的大扫帚,清扫地上的落叶,不会用劲,有点“老虎吃天,无处下口”的感觉,挥舞两下没有把落叶聚拢,反而弄得灰尘四起,落叶翻飞,狼狈不堪,不禁感叹:“环卫工人的工作好辛苦呀!”。
至于铁锹这样的劳动工具,对学生而言更是无法驾驭的“神器”,为了把草坪上、树槽里的杂草挖出来,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收效甚微,被深扎在底下的草根弄得气喘吁吁,一个个不断感叹:“干活真是不简单。”
手上起泡、浑身酸疼,一次劳动就让已经大二的学生开始怀疑人生,嘴上抱怨着苦和累,心里却在反省着自己的笨和懒,作为老师我清楚学生们的感受,我抓住时机给学生开展“忆苦思甜”的劳动教育。
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把握用扫帚的节奏,一板一眼地将满地落叶扫成堆;如何协调身体,手脚并用地用铁锹把土挖开,翻出草根。嘴上也不停,给学生们讲 我上中学时,每年都要打扫厕所,那时候都是旱厕,要把土拉来,垫进茅坑,过段时间再把粪土挖出来,拉到学校的小农场沤肥,肥料沤好再施肥到地里的辛苦过程,以及到了秋天收获大白菜、胡萝卜的喜悦。
等到第二次、第三次劳动,学生们已经能够胜任了,一个早晨就把班上负责的区域打扫干净,看着自己这三个礼拜的劳动成果,学生们收获的是对劳动者的尊敬、对劳动成果的爱惜。
学校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总结一下有几点收获:
一、劳动习惯的养成,让学生认识到了劳动的作用和好处,在劳动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劳动工具的使用技巧,明白了很多劳动者为什么都“心灵手巧”,打消了内心对劳动的抵触。
二、收获劳动的成果,让学生对劳动果实倍加珍惜。不参加劳动,学生还有很多乱丢垃圾的习惯,看着自己亲手打扫干净的校园,学生不好意思再随手扔垃圾了。
三、集体劳动,让学生从“低头族”的生活里摆脱了出来,伸伸胳膊、动动腿,学生的双手离开了手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认识。以前学生觉得一刻也离不开手机,在劳动过程中,学生发现其实只要忙起来,摆脱手机依赖是完全可能的。
四、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协作交流。以前学生一下课就埋头看手机,同学之间的交流很有限,劳动的过程促使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互动和交流,班级凝聚力也得到了增强。
劳动教育是非常好的实践教育方式,学校每周组织开展的集体劳动,对学生的个人成长、荣誉感的提升、班级的建设都好处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