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莫卡
李笑来有本书叫《把时间当做朋友》,但是有了时间,如果没有精力,时间也会被白白浪费。
时间是外在的,不可抗拒。但是精力是内在的,可以通过调整达到最佳状态。在相同的时间段内,因为精力的状态不同,做事的效果也会不尽相同。
很多人在跟孩子、同事生气以后,会觉得很累。尤其是和父母、妻子、丈夫大吵一架以后会觉得筋疲力尽。这就是精力被大量消耗的表现。
这说明一个问题,精力是有限的,是可以被消耗的。所以我们可能要考虑一下,自己的精力到底在有些事情上,值不值得被耗费。还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跟人吵架或者生气,消耗的是情感精力源;运动员消耗的是体能精力源;学习、读书、写作、做研究消耗都是思维精力源;在将要发脾气去尝试控制它、在想要吃蛋糕去尝试控制不吃消耗的就是意志精力源。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运动员需要消耗精力是熟为人知的精力消耗方式。还有,做研究、学习的人们也是常见被认知的方式。不过随着心理学和社会学科的发展,情感精力源和意志力精力源被原来越多地认知和理解。
这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忽视或者说是被隐藏的精力源其实一样占据生活中大量的时间。如果要跟时间做朋友,就需要了解时间都花在了哪里?为什么会这样?除了明显的体能和思维,还有情感和意志力也会消耗大量的精力。
下次,在就要被点爆的时候,也许可以用另一个声音提醒自己,我有没有必要把时间花在这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