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杜月笙的一生是一部传奇。
对杜月笙而言,上得台面的事迹俯拾皆是。随手举个例子:章太炎是革命元老、经学大师,社会名望极高。这位老先生又桀骜不驯、个性鲜明,人称“章疯子”。袁世凯称帝,想请章太炎站台,开出极为优渥的条件,但他都置之不理。然而,在杜月笙修建的杜家祠堂落成开祠前,这位又臭又硬、眼高于顶的老先生,却送上洋洋千言的《高桥杜氏祠堂记》。在这篇宏文中,他竟然把尧舜禹里的尧论证成了杜月笙的祖先,给足了杜月笙面子。
杜氏祠堂落成,当时文艺界大咖云集,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程砚秋“四大名旦”同台献艺。这在京剧史上是唯一的一次,连慈禧老佛爷都没有享受过这份待遇。
2∥
但杜月笙一生最为自鸣得意的,却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19岁时,杜月笙终于有机会到黄金荣的公馆当小跑。一天,有人向黄太太林桂生报告:有一麻袋鸦片被偷了。
当时,黄金荣外出,专门负责打砸抢的地痞无赖也都不在,林桂生非常着急。
这时候,杜月笙自告奋勇,要去把货追回来。林桂生半信半疑,但一想眼下也没有别的好办法,死马当活马医吧。
林桂生问他要带多少人,杜月笙说自己一个人就够了,但他提出要带一把手枪。
夜色中,杜月笙出了门。他叫了一辆黄包车,就往洋泾浜那边跑。洋泾浜是黄浦江的一条支流,当时是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界河。
3∥
杜月笙坐着车转悠,果然等到了一辆匆匆走来的黄包车。车上坐着人,腿边是一大包鼓鼓囊囊的货。
杜月笙亮了亮手里的枪,说:“朋友,你失风(失手、漏风)了。”小偷哪里见过这种阵势,一时就呆在那里。
杜月笙不再理会他,而是对车夫说:
“我晓得这事和你没有关系,不过我倒要请你帮一个忙。你把车子拉到钧培里黄公馆,事成之后赏你两块大洋。”
稳住了车夫,紧接着,他对车上小偷说了三句话:
“货你是带不走了,不过命还是有的。”
“但是你要和我走一趟!”
“你去跟桂生姐道个歉,你想想,黄公馆里什么时候做过人啊!”
就这样,一麻袋鸦片失而复得,林桂生喜出望外。事情做成了,杜月笙并不居功自傲,仍然像从前一样勤勉做事,好像这件功劳和自己无关一样。
这是杜月笙在上海滩的第一次正式亮相,从此开启了他开挂的人生。
在这单生意中,杜月笙做对了什么?
1.为什么要直奔洋泾浜?
据杜月笙分析,鸦片丢失的地方在华界与法租界的交界处。小偷偷了黄公馆的货,肯定不敢在法租界停留,因为法租界是黄金荣的地盘。当时已是夜晚,华界的上海县城城门已经关闭,小偷也进不了华界。
那么,小偷最大的可能,就是穿过法租界去公共租界。因为公共租界烟商集中,鸦片容易藏也容易销。
2. 为什么要先稳住车夫?
杜月笙此行的目的是安全拿回鸦片,车夫是局外人。首先要让车夫明白自己的处境,以免他在惊恐慌乱中做出意外的举动搅乱局势。车夫不乱动,小偷就完全处于被动。一麻袋鸦片,没有车夫的协助,小偷是弄不走的。
对于车夫,杜月笙利用手枪和黄公馆的名头“威逼”,又用两块大洋“利诱”,一下控制了局面。
《大学》有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杜月笙终生是一个文盲,但他的所作所为,与圣贤的教导极为契合。
3. 为什么要对小偷那样说?
杜月笙的目的是人赃俱获,而不是依照江湖规矩给黄公馆立威。为了防止小偷狗急跳墙,做一些妥协是必要的。
杜月笙对小偷的生命安全做出保证,又因为自己只是一个小喽罗,小偷可能不信,他需要一个充分的理由:黄公馆是黄金荣的家,谁会在自己家里或者家门口杀人呢?果然,小偷解除了后顾之忧,乖乖跟着他回了黄公馆。
杜月笙这次只身犯险的行动,局势的判断,分寸的拿捏都恰到好处,堪称经典,也难怪他自己一生都津津乐道了。
(罗辑思维笔记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