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天生就有沟通的能力,沟通的基本元素就是听和说,一般人沟通是为了传达信息,交流感情,而教练的沟通是为了穿透外在,直达内心。
教练是一面立体的镜子,透过外在照见内心,这面立体镜子的功能是通过四种教练能力实现的:聆听,发问,区分,回应。
教练的立体反射是如何借助这4种能力达到的,在此有必要介绍著名的约哈利窗。
约哈利窗是一个研究人际互动关系的理想模型,现在已经成为了现代人力资源和管理中的重要理论。约哈利窗显示,对每一个人来讲,世界有4个部分:
第一,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事情,是公开的信息。【公开】
第二,自己不知道,但是他人知道的事情,是个人的盲点。【盲点】
第三,自己知道,他人不知道的事情,是隐私。【隐私】
第四,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的事情,是未知。【潜能】
约哈利窗的4个区域是随时变动的,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知道的事情越来越多,经历越来越丰富,公开的信息和隐私也逐渐增多,图中的竖线会向右移动。
根据这个模型,一个人该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呢?
当把图中的竖线,向右移动的时候,公开的部分增多,盲点的部分减少;当把图中的横线向下移动的时候,隐私的部分减少,潜能的部分被开发。这样就意味着一个人的能力增强了。
而教练反映真相,帮助对方迁善心态正,真实的看到自己,就是将图中的竖线向右移动,减少心中的盲点;教练挑战对方,厘清目标,做行动计划,不断检视行为与目标的差距,最终实现成果,将图中的横线向下移动,让潜能浮出水面。
教练正是借助聆听,发问,区分和回应4种教练能力,帮助被教练者有效的变动他的约哈利窗。
一、聆听
有的人对自己并不了解,口头上经常表达自己心中的目标,可是这个目标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他自己不清楚这个差别,外人根据他说的话,也把这个当成了他的目标。
教练是人的镜子,所以教练的聆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听。听对方说出来的内容只是常规意义上的听,教练要听的是对方说出来而被一般人忽略的内容,以及对方根本就没有说出来,但是在言语和神态上已经表现出来的内容。
1.教练要听出对方说话背后的初心,也就是他说这句话的出发点是什么?有什么动机?想达到什么目的?
所有的语言都是内心的反映,心有所想,言有所指,没有无缘无故的语言,也没有毫无意义的讲话,哪怕是自言自语也是内心活动的一种外在表现。
“言不由衷”的情况说的并不是心里所想的,看起来好像表达的不是心声,但这正好是心声的反映,说明说话者不想告诉对方真相,不愿意讲真话,这就是他的心声。
初心是一个人真正的信念和心态,说话的内容并不一定代表初心。所以我们要聆听对方的初心,而不是内容本身。
2.教练要听出事实与真相,听出对方的感受和情绪。
有的人虽然在语言上同意了,但是他的身体表现的却是否定,很多时候人们说什么并不重要,她说话时的感受和情绪才是关键。
当一个人相信他自己说的东西,他会神采奕奕,说起来很激动。很多人都逃不过这个规律:自信心强的时候说话流畅,声音清晰有力;胆怯和犹豫的时候,音量细如蚊声,说话断断续续。
3.教练还要听出对方的假设。
人们在讲话的时候擅长添油加醋,设定很多假设,在用叙述事实的方式表达出来,假设就被描绘成为事实。
“听”和“聆听”的区别?
听是听全部的内容,就像人们聊天很随意。而聆听是有方向的听,教练聆听的方向性是带对方去听,帮助对方了解自己的位置。
当然聆听也需要听对方说话的全部内容,听对方的音量,说话的节奏以及说话的音调,对方的言外之意,感受和情绪等,常常隐藏在这些因素中。
人的复杂性在于说话的时候会拐弯抹角,听话的时候也会妄加揣度,理解的意思并不是说话者的本意。
语言是有根源的,言者无心其实是有心的,要么就不会说,哪怕他是敷衍的一句话,其心也在于敷衍。
聆听能力差的人肯定是“听者有意”的人。此“意”是他心中既有的信念和想法,带着这个去听,听到的几乎是符合自己想法的话,不符合想法的,就用自己的“意”去抗拒。
“听者有意”是教练的忌讳。教练的方向性决定了沟通的所有焦点在对方,教练只能以望我的心态去聆听,并且是专心求知和开放的。
忌:
1.教练不能采用批判性的心态去聆听。
对方说出他的想法,哪怕在常人看来非常荒谬,也是对方的真实心态。
2.教练的聆听不能有选择性。
有选择性就是只听自己喜欢的对,不喜欢的让对方打住别说,如果这样教练听到的将是不完整的。
3.教练不能装听,也不要为对方演绎。
三“R”聆听技巧:接受,反映,复述
接收就是听全部的内容,不批判不选择用心的听。
反应是及时反映真实的情况,比如告诉对方,你说的太慢,听不清楚;这个你已经说了三遍;我还没有听到你想表达什么等等。
负数是为了让对方的沟通没有偏差,向对方叙述他说过的内容,比如,我扼要的说一遍,你刚才所表达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