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解读二百则之第五则

出处:学而篇第五则


原文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翻译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处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和百姓,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解读

此则文字主要讲述国君的治民之道。

国君治理国家有五种要道。

一曰“敬事”。也就是忠于职守,做国君就要有做国君的样子。不能像宋徽宗赵佶一样,绘画、书法流传千古,唯独不好好做国君,任用奸邪之人,导致亡国。这样的例子很多,南唐后主李煜,擅长做木匠的被称为木匠皇帝的是明熹宗朱由校,音乐皇帝唐玄宗(李隆基),这些都是不务正业的君主。

二曰“信”,取信于民。

三曰“节用”。财物出自民间,必须节用。大学云:“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此为理财之要。

秦始皇大兴土木,不仅修建了阿房宫,还修建了陵墓。

隋炀帝为了个人私欲,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挖通了大运河。

四曰爱人,知民之疾苦,爱养之也。节用和爱人密切相关,爱人就会节用,节用出于爱人。

五曰使民以时,农工商民各有忙时,不在其忙时使之也。无论战争还是筑城,都要在农闲时节,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闲时节一般在冬季和初春。

敬事而信,则民悦服。节用物力则衣食无忧。具此五者,方能治国安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卷一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
    muxueqz阅读 877评论 2 2
  • 张小妞: Hi,每隔一段时间一封信,这是第四封,年初咱家出了点事,这信就一直拖着。中间又因为我的失信,没能顺利的认...
    质数人生阅读 310评论 1 6
  • 我从小就喜欢吃冷饮,但因为那一次,我改变了这个习惯。 有一个夏天,那时候我还没有上学。妈妈给我念了《家庭教育报》中...
    梁志敏LZM阅读 286评论 0 3
  • 昵称:Mr.Y 好吧,我承认好久没写过作业了,虽然现在也做了小孩的家长~~~ 但令我感触良深的还是今晚的课程,可以...
    MiniFat阅读 22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