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该写这篇文章了,迟迟没动笔主要是因为懒,要不是昨天看到了《王阳明-知行合一》也许还要再拖上几天。
不知从何时起,我意识到自己正在偏离初心,离自己当初的意志越来越远,变得越来越像自己讨厌的那种人-自私、小气、短视、功利···在追逐金钱的过程中我的底限一再突破,我把它归因为年初的目标带来的高压,让自己在追逐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许多更为重要的东西-信义、仁爱、孝等等以及身边重要的人,而这些正是当初自己最为看重的。我曾多次想过要静下心来好好反思,但此种念头很快又被淹没在了忙碌之中。
我也曾想着借台湾行这九天好好放松好好思考下,诚然在台湾的所见所谓确实给了我很多启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涤荡了我的灵魂,但结果却没有从根本上为自己就纠偏,回来不到一周,我又走起了老路-同样的忙碌,同样的追逐,同样的浮躁,这让我意识
到指望通过一次旅行就能改变一个人就像奢望一本好书能带来质变一样的-痴人说梦。我一直很郁闷的是为什么我不断地向外探寻,去实践去阅读,结果懂的道理不少,但做到位的却寥寥,直到昨天看了《王阳明-知行合一》才明白-道理(道德+伦理+良知+···)其实就在我们心中,我们无需苦苦向外探寻,只需静下心来和自己对话,倾听内心的声音,然后去依内心认为对的方式行事,在实践中调整、改进。
读罢那本书,我很感慨,觉得他就是在说我:过往的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犯同样的错误做同样的错事,并不是不知道那是错的,恰恰很清楚,每次犯了错误做了错事,会内疚会自责,会默默地跟自己发誓这是最后一次,但往往很快又会犯同样的错误做同样的错事,也不是没有能力克制,而是没有在头一次犯错后静下心来认真反思直到找到避免再犯的方法,一次次选择宽容姑息自己,而这种轻易的宽容却成了下一次犯错的帮凶。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要改变,很难。
写到这,我想我已经清楚怎么做了。
通读这本书,知晓了王阳明的人生,感觉我们走过的路何其相似-30岁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接触面不少,但都不精,直到快三十了才找到了自己的出路,但从他的历程来看,或许所有自认为的弯路都不是弯路而是必由之路,只有走过方能拨云见雾,找到那条出路吧!?王阳明是这样,但愿我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