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部短短七分多钟的苹果贺岁短片《三分钟》刷爆了整个社交平台。
这部短片由陈可辛执导,除了有赚够人眼泪的温情之外,短片的另一话题也在业界开始疯传。就是影片全程使用了iPhone X拍摄(增加了稳定器和无人机),在拍摄过程中,为了从孩子的视野讲述故事,拍摄团队让小男孩夹住iPhone X,为了拍摄空中镜头和列车行驶的画面,将iPhone X放在无人机上,甚至是放在列车的车头。
当然用手机拍摄短片甚至电影,都不是第一次了。
2014年,一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电影人用iPhone 5完整地拍摄了一部电影,这部电影名为《不安的心》(Uneasy Lies the Mind)。
导演兼摄影师是Ricky Fosheim,他当时有考虑过用16mm电影胶片拍摄,但后来他们觉得用iPhone 5来拍性价比更高。他们使用的设备是iPhone 5+Turtleback镜头转接器+尼康尼康电影级别镜头Nikon Cinema Prime。这么看来iphone只是充当了一台记录设备,更高的情景表现还是要专业镜头才能完成。
在国内也有应商业需求拍摄的作品。2012年,在电影《寒战》上映之前,以“魅丽拍摄”著称的HTC带来了《寒战》前传——微电影《唯一抉择》,揭示整个案件的起因缘由和幕后真相。
这是由专业电影团队用手机拍摄微电影的开山之作,由《寒战》导演梁乐民、陆剑青亲自操刀,后来电影《寒战》中的李治廷则是这部短片里面的主角。
在2015年,《橘色》在圣丹斯电影节的一众劲敌中强力突围,堪称黑马。影片讲述了在好莱坞不那么光鲜的角落里工作的变性工作者的生活,人物性格冷酷、有趣、不愿受制于人。然而,影片的幕后也如台前一般令人意外:整部《橘色》几乎都是用iPhone5s拍摄而成的。
其实在此之前,许多人都尝试用iPhone拍摄短片。借助iMovie、Efexio、Movie Looks、Filmic Pro、Gravie、Video Crop等摄影应用,确实能拍出大片的感觉。
此前,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寻找小糖人》就部分使用了iPhone拍摄。当时由于制作经费紧张,《寻找小糖人》使用了iPhone应用8mm Vintage Camera拍摄了片子最后10%的内容。导演马利克·本德耶卢表示,最后阶段用iPhone进行的拍摄与其他部分拍摄的效果“几乎一样好”。
利用手机拍摄得奖的影片其实时间更早一点。在2011年,由朴赞郁、朴赞景执导的韩国短片《波澜万丈》,获得第6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金熊奖。
该片虽然是一部只有33分钟的短篇电影,但除了把专业摄像机换成了两台iPhone4之外,其余的操作模式与长篇电影相差无几。该片花费了近90万元人民币的制作成本,调动了80人的摄影组,并且配有专业的轨道、升降机,以便最大限度、最灵活地取景。同时为了实现夜间摄影、水下摄影,工作人员还在iPhone4上用配适器安装了佳能高感光镜头,以保证影片画面平稳、画质清晰。此外,所有的拍摄素材都经过了专业剪辑和CG特效处理,花费90天制作完成。
这部短片因为全程使用iPhone 4手机拍摄而成为话题,让"拍电影"不再只属于"特定人群",而这种普及无疑也是对电影发展的一种拓展和促进,柏林电影节将短片金熊奖颁给该片也充分肯定了"手机拍电影"这一全新的电影制作手段。
其实现在的手机已经完全超越了家庭实用性的基本标准,当然除了普通人认识到这一点的同时,还有很多的大导演也开始用手机拍摄不仅仅是短片了。
最新的消息是,曾凭借《毒品网络》获得奥斯卡 " 最佳导演 " 奖项的史蒂文 · 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在暗地里完成了全新银幕作品《Unsane》,一部从头到尾都以 iPhone 拍摄的电影(不过他并没有透露是哪个型号的 iPhone)。目前这部影片的首款预告已经出来了,今年也应该会上映的。
记得曾经玩相机的时候,痴迷过一段时间相机与镜头的搭配,什么德味、小清新、胶片感等等,那时候虽然是个穷学生,但依旧滋滋有味的探索其中。等到如今,虽不说能够买得起莱卡哈苏等神器,但至少条件要比以前好太多,可拿起相机拍摄的热情却逐渐降低。
所以,《三分钟》这部短片看完之后,对于影视从业人员来说,不仅你要感受影片给你带来的中国式温情,还要找回那曾经的拍片热情才是。
当然看完之后脑袋一发热拿起手机出去就开拍的话也只能称为冲动,毕竟前期的拍摄、如何选用辅助设备都是你要按照一件正规事情来考虑的。
不然你看看人陈可辛的iPhone长啥样吧……
不过也许这都不是决定影片好坏的因素吧,毕竟什么镜头都抵不上镜头后面那个头,不过市场上利用手机拍摄的短片,无论是手机厂商的营销还是普通人的创作,这类型的作品在未来将会是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