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这件“小事”,看似谁都会,但事实上,99%的人真的不会“说话”。
因为“不会说话”,你是否吃过这些亏?
在办公室,跟老板汇报工作,一张口就结结巴巴,留下一个逻辑不清的坏印象;
在酒局饭桌上,你感觉如坐针毡,总是插不进话,只好尴尬埋头吃饭;
跟客户聊天,越说越尬,一个月下来业绩垫底;
在家里教孩子,你循循善诱,晓之以情,最后“熊孩子”依旧蹬鼻子上脸,你的话通通就是耳旁风;
在恋爱、婚姻中,你跟另一半总是越说越生气,对方还指责你“沟通有问题”……
非暴力沟通的要素:
首先,关注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
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清楚地表达观察的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价。
接着,表达感受。
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
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诚实地表达自己。
接着,提出具体的请求。
表达自己期待他人采取何种行动。
关切地倾听。我们首先通过体会他人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与他们建立联系,然后聆听他们的请求,来发现做什么可以帮助他们。
第一,指出两个人意见的不同之处,而不是指责对方。
达尔建议,我们应该清楚直接地说:“我认为你和我不同的是这件事”。而不是命令对方:“你需要知道或做的事情就是这个。” 以平静,非指责的方式做这件事很重要。承认两个人之间的分歧,代表我们尊重他人的意见,也忠于自己的看法。
第二,建立共识。
经过多年的辩论,达尔发现了说服者的秘诀,那就是找到彼此之间的共同点。
提出问题是建立共识的有效方法。如果你和朋友在公立学校应不应该得到资助上产生分歧,你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比如“我们能不能同意所有孩子都应该得到良好的教育?”或者“教师是不是应得到最好的资源来帮助学生?”你要不断继续提问,并且让对方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回答。最后,你们会得出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理念。这种共识会让对方能够更加客观地思考你的建议。
第三,专注于问题本身,而不是人。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根据各自的身份得出结论。在激烈的争论中,人们很容易片面的概括,比如“你们自由党只关心这些命题”、“那些医生都只想着赚钱”。这会让谈话变得火药味加重。达尔强调,辩论是一场思想竞赛,不是对另一个人的身份攻击。
第四,接受错误的可能性。
达尔认为,我们应该把争论当做一场探索旅行,而不是一场艰难的说服战役。这种策略会让你更加客观,更少抵触心理,最终反而会更加具有说服力。哪怕是在争论过程中,你也可以通过一些身体语言表达出自己的开放性,比如用温和的语气交谈,礼貌地提问和回答对方。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也可以让你的情绪慢慢冷静下来。
第五,使用可靠的事实。
达尔认为,客观事实是如今人们谈话中缺少的事物。如果你知道接下来会和朋友家人讨论一些热门时事,你可以事先做一点研究,引用客观的调查数据。
第六,知道什么时候结束争论。
一旦你或者其他人开始重复自己的观点时,这就说明是时候该停止争论了。怎样结束激烈的争论呢?达尔建议,你可以这样说:“我仍然更相信我的观点,但是你真的帮助我理解了你的观点。”或者,“我仍然觉得自己很难接受你,但是我很欣赏从你那里学到的东西。”
在沟通的时候尽量用事实说话,可以很好地降低沟通成本。但是,真相在传递的过程中,并不总是很顺畅。领导力专家马克·墨菲在《用事实说话:透明化沟通的8项原则》这本书里,介绍了扼杀真相的四个因素。想要用事实说话,就要对这四个因素多加注意。
第一,无知自信。马克·吐温说过:“不懂的事情,你自然会加倍小心;惹祸上身的多半是你自以为懂的事情。”书里说,无知的自信有很多原因。常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接受了错误的知识,比如,你的钢琴老师告诉你要把手伸直,蜷缩肩膀,这两个姿势都是错的,但你在不了解正确姿势的情况下,就会自信地认为这是弹钢琴的最佳姿势。也可能是因为缺少信息反馈,当你跑步时习惯用脚跟着地,但并没有专业教练告诉你这是错的,你就会觉得自己的姿势很正确。
第二,感知差异。每个人的成长背景都是不一样的,导致每个人的心理状态、期望、社会认同等构成有所不同。面对同一件事,大家的评价源自于内心不同的参照系,导致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有很大的差异,从而也导致了对真相的看法不同。
第三,心理抵触。当人们有两种不同的信念时,会产生心理抵触,造成不愉快的心理紧张状态,也就是认知失调。真相不容易让人接受,尤其是当真相对人造成挑战或者伤害时。当人们打算证明或者解释真相和个人信念的差异,以此来减轻认知失调的痛苦时,心理抵触就产生了。比如,责备或者找借口,都说明产生了心理抵触。
第四,利益冲突。人们有可能被金钱影响,因此,利益冲突会影响我们听到真相的主观意愿和能力。比如,公司不同部门之间经常出现利益冲突,就算是同一个部门,团队成员的个人目标和管理者的目标也会有不一致的时候。人们基于自身利益的博弈,是阻止事实被了解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