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很有感触,回忆起2005年年底的时候,我父亲做了一次心脏搭桥手术,术后大出血,后来在ICU呆了四个多月,然后慢慢好转起来出院的事情。虽然六年后父亲还是离开了我,但那次的事情,现在想起真的觉得是一个奇迹。
现在仍能记起一些模糊的片段:
*手术前,医生很乐观,我也很乐观,因为这个手术还挺成熟的。但爸爸自己不太乐观。他有些焦虑和担心,他很害怕手术。我当时觉得他太胆小了。
*手术后,到了ICU医生说本来还挺成功的,但过后因为手术时间太长,不停的出血,不停的输血,我没一会就去交张血单,一会又去,拿出的血袋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白色的,白色的是血浆蛋白吧。来来回回不知跑了几趟。具体多少毫升也忘了,只记得当时爸爸差不多全身的血换了一遍吧。
*手术一周内还是很危险,指标时好时坏的,有一次,ICU的医生告知,爸爸的指标变的很糟糕,血压只到60/30,然后我就坐在ICU门口呆呆的流着眼泪,爸爸的经管医生经过时,看到我,我也不想理他。他看我这样,反而问我:怎么啦?我哭的更厉害,问人是不是可能不行了。他还连忙跟我解释指标的变化,有的低但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要看哪个指标什么的,解释了很多。后来,爸爸也确实好了起来。现在想起真的很感谢这位医生的耐心,现在这样的医生估计很难遇到了。
*很快的,没一个月,我们就没钱了,该借的都借了,ICU住不起了,医生建议转院回当地,其实也就是放弃治疗,后面,找了关系,医院给免了ICU的床位费,但药费得自己去急诊和外面药房买来挂瓶。
*爸爸手术时,我是三个月的身孕,当时肚子里的宝宝特别乖,那四五个月一直陪着我在医院等着爸爸。不吵不闹,我每天各种事物来回奔波也不觉得负担。
*后来,因为爸爸在ICU呆了很久,我被特许可以每天进入里面自己来护理,但进入的卫生消毒也是要照着做,我记得有一次其它家属很想看看里面,护士不让,那个家属很生气的指着我说,为什么她可以进去?护士回说:如果你想你的亲人也在里面呆了几个月的话,我也可以让你进去护理。
*爸爸进去ICU时,里面已经也有一个病人躺了一个多月,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工作了,一个还在念书,因为他们爸爸生病了,一个还去考了医学院。又过了一个月,他们的爸爸没了。当时里面也有一个长期的病人,是个两岁的小女孩,很可爱,护士姐姐都很喜欢她,但她的爸爸妈妈手术后,没多久就遗弃了她,直接扔在医院,让医院养着。这事当时好象还上了当地的新闻。
*我在医院呆了很多天,下面的普通病房也有一个床位,然后,我就看着房间里的其它病友们,来了走,走了又有新人来。其实心外病房里没有大家想的那么悲,很多人都很乐观,经常有欢声笑语的。短短几天的相处,就象很久的朋友和亲人一样,都会互相帮助、互相关注。
*我在ICU,里,经常看到刚刚成功手术出来的病人,各种各样,有老人,有小孩,有青春美女,有中年大叔,他们从口里插着呼吸管,等待着命运的翻篇,我也看到过失败的手术,前几天还活泼的三岁小孩子,手术完,人就没了,她妈妈在外面直接躺地嚎啕大哭不起,医生围着她说:拜托拜托,谁都不想这样的。
*我也不知道我想说什么,因为我觉得我爸爸就是一个奇迹,他住在ICU那么久,然后就好转了。之后的六年,他每年都会心脏不舒服,需要都要到当地的医院去住院治疗一段,好点再回来,所以,我感觉他好象不会死一样,但在一天,很正常的一天,他发个烧,叫个救护车来时,他就离开了我们。那个打不死的小强爸爸最终还是离开了。生命有时是如此的顽强,生命有时又是如此脆弱……
以后我总是告诉自己:人是避免不了生老病死或天灾人祸什么的,但遇到就遇到了,生病了就好好养病;没钱了就努力挣钱;健康的时候就好好运动;有家人有陪伴时就好好珍惜,人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努力的好好的活着,不然还能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