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现在许多家庭中对孩子的宠溺较多,要求较少,尤其是对孩子的行为规范约束以及良好习惯的培养越来越少,也因为家庭中家人观念不一致,导致孩子的好习惯培养越来越难。
平时听到许多宝妈聊天,说现在孩子的饮食、睡眠或者行为习惯不好,等长大了一定要改一改。其实家长们不知道习惯需要从小就培养出来,因为习惯性的行为,习惯性的思维会主导一个人长时间的大脑指挥模式和习惯模式。
人类是不喜欢被改变习惯的,所以一个人有晚睡的习惯很难调整,一个人有不好的饮食习惯也很难改变
所以从孩子0-3岁期间就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正确的行为习惯,而这些好习惯一旦建立起来,将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现在的家庭中,家长询问最多的关于孩子的习惯问题是:
孩子做事不认真,丢三落四怎么办?
孩子三分钟热度,做事虎头蛇尾怎么办?
孩子半夜不睡,早上不起,怎么办?
孩子吃饭挑食,边吃边玩怎么办?
孩子做事慢,爱磨蹭,拖拖拉拉怎么办?
孩子爱发脾气,总用哭闹的方式解决问题怎么办?
这些不良习惯也在逐渐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孩子的心理健康状态。
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能够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三岁前孩子的良好习惯培养,主要有行为习惯、时间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道德习惯、时间习惯。运动习惯。
行为习惯
现代家庭中成年人对孩子比较宠爱,及时满足较多,导致很多孩子脾气比较急躁,缺乏延迟满足的等待心理,所以做事情缺乏耐心,进入公共场合也不爱排队。自己做事情比较磨蹭和拖拉,所以也缺少行动的效率。
这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也会直接影响孩子对自我的认可,对正确行为的判断。所以家长也需要从小以身作则的引导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
生活习惯
孩子在家庭中会经常不经意的东西乱拿乱放、玩具不整理不归位,桌子弄脏了有家人收拾,地面脏了就躲得远远的,这些生活中的习惯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家长应该把孩子当做有责任的家庭一份子,不只是让孩子享受成年人所带来的优质环境,而是自己也会承担起维护良好生活环境的一份子。
学习习惯
每个孩子从小就应该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以及对新奇事物的探索心和求知欲,这些习惯会让孩子源源不断的获得知识与能量,通过知识的渗透与建立起来的更开阔的认知,引导孩子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交际与道德习惯
儿童应该从小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善于与人交流,关爱互助、团结友爱的孩子也是一个能快速融入集体,会为他人考虑,会站在他人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也容易有良好的性格塑造,良好的心态形成。
关于道德习惯的培养中,需要从小培养孩子对老人的尊敬与关爱,对公共用品的爱护与遵守规则,能遵守公共交通规则,对公职工作人员尊敬有礼,只有拥有这样心态的儿童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而拥有良好道德习惯的孩子也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才会有积极的心态去追求美好的事物,自我道德要求高,孩子也会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具有高度责任感,将来才能成为社会上成熟可敬的人。
时间习惯
许多孩子会出现做事情磨蹭、拖拉,没有时间观念,长大后上学、上班经常迟到,时间管理处在混乱状态,导致学习或者工作的效率低下,孩子也会出现挫败感,一个良好的时间管理与应用的习惯将会让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安排有序。
运动习惯
现在许多孩子被电子产品所影响着,每天习惯性宅在家里看手机、玩儿IPAD,看动画片,父母工作一天劳累回家后也懒得运动,老年人因为身体体力问题,而无法带领孩子进行大量运动,所以现在的孩子也会出现不爱运动,不敢挑战,怕高、怕脏、怕肢体碰撞。而良好的运动习惯也是需要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成员的带领才可以形成。
习惯是具有强大的力量的,人们日常活动的90%源自习惯和惯性,大多数的日常活动人们也都是依赖习惯而进行。
从每天的几点钟起床、怎么洗澡、刷牙、穿衣、阅读、吃早餐、上班到如何思考处理问题等等,一天之内上演着几百种习惯。
这些习惯并不仅仅是日常惯例那么简单,而是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现如今新一代的孩子们的习惯也正引导着整个社会结构的心理机制的改变。
正因为习惯的力量是如此之大,所以我们要注重孩子的好习惯培养,以有助于孩子未来的成功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