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纷纷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一一死去。
余华让我们目睹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继而又假惺惺地给我们一点点美好的希望,让有庆得到长跑第一名,让凤霞嫁了人怀了孩子,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有了简陋的欢乐。
然而就在我们以为噩梦不再萦绕他们的时候,余华丝毫没有犹疑,他铁青着脸让自己的角色们迅速以各种方式死去,毫无征兆,近乎残忍。只留下我们错愕当场。
死了,全死了!这是早上看完这本书后心中唯一的声音。我承认那天深夜点了灯读它的某个瞬间老泪纵横。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很是苦涩,却莫名地带有一种温暖。
纵观福贵的一生,最悲剧的就是亲人都接连惨死先他而去,撇去这个不说,在我看来,他的一生,也并不是一无所有,暗淡无望的。
起码,福贵一生中遇到的人,对他都不是太坏,甚至可以说,他生命中大部分的人,都是对他贴心的好。
而富贵生命中和他亲近的人,父母、妻子、儿女、女婿和外孙,都是淳朴善良的好人,还有村里的乡亲、队长,当兵途中遇上的老全,甚至是间接害死有庆的春生,对他也是不薄的。他的儿女,也很是听话,懂得替福贵分担;
这些便是书中的温情,而书中最直击人心的悲剧,便是将这些温情从福贵的人生中一一以惨烈的方式抽离,留下福贵孤身一人。
到了最后,读者都和福贵一样,觉得他活不长了,身边所有的温暖和人生的盼望都没有了,年纪也大了,又能活多久呢?
可是,福贵还是活了很久,和那与他相伴的老牛一起。
他最后对老牛的念叨,他对书中的那个聆听他人生故事的“我”的感激,都是他对人生的回忆,到了最后他已了无对人生的埋怨,而是在那温情的回忆中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满足,甚至于自我安慰,亲人们先他而去让他最后能了无牵挂地死去。
这就是“活着”的意义,即使人生满是苦难,满目疮痍,即使人生的最后孤独一人,无人相伴,努力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
这本书给人的感觉大多是绝望的疼痛,但是能从那压抑的悲剧中看到温暖,能在漫漫黑暗中看到点点光芒,感受到人生无奈的同时也能坚强信念的力量,这就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吧。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这是余华写于《活着》封底的最后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