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和朋友小聚,酒桌上话题不少,但聊着聊着就会说到孩子。
四个家庭,有的孩子已经上大四,有的孩子读高一,有的孩子小学四年级。我家已经高三了,一问学校,是普通高中,就都没有下句话了。一听说另外一家孩子在重点高中的高一,就会立刻有人问,学校晚课上到几点,孩子学习累不累等等。
普通高中的孩子怎么了?普通高中的孩子就不配谈学习吗?作为普通高中孩子的父母,在这样的聊天氛围里真是觉得压抑。可今天我是东家,别人说什么,也得陪着笑脸,但内心真的极不舒服。
孩子成绩好固然好,家长可以引以为荣,孩子成绩不好,难道家长就低人一等吗?
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家长的付出有时候并不成正比。遇到什么样的孩子,就说什么样的话。你又不是人家孩子的父母,没有权利对人家孩子的教育指手画脚。更不应该在别人孩子父母面前炫耀。
我和老公,什么事都不甘落人后,努力的活着,使劲儿的活着,不能说活出样来,但在同龄人中还是很让人佩服的。但在孩子身上,我们体会到了深深的无力感。
我们尽自己所能,给孩子创造最好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可孩子并不优秀。成绩忽高忽低,学习动力严重不足。现在高三了,才有点知道学习了,但也没见她拼尽全力。
我现在,真的只是希望她平安顺利的度过高三这一年,来年无论考到什么学校,我都接受现实。
正如一位家长所说:“孩子刚出生时,觉得他能上清华北大,后来觉得能读个普通大学就挺好,再后来觉得孩子只要平安健康就好,现在觉得不气我就好”。
我现在就觉得,孩子平安健康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