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生开始提供适当的管教是帮助婴儿开始学习社交技能、保持安全,并开始学习价值观和道德的方法。在最初的几个月里,管教首先要在保证婴儿安全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直到孩子自己能够理解是非对错以及他们行为的后果之后,管教才真正地体现出意义。
【1.重新引导】
将带来麻烦的事物或只是直接将婴儿带离麻烦的发生地,并重新引导婴儿的注意力转向其他的事物或活动,可以避免婴儿受到伤害或是做出其他非社会性行为。例如,如果婴儿从桌子上拿走一本昂贵的书,请轻轻地从婴儿手中拿走这本书,并用婴儿适宜的书进行替换。当婴儿逐渐长大,学会爬行并开始在空间里四处探索时,他们可能会去到空间中的一些成人不希望他们去的地方。这是,只需将他们抱起来并放回合适的区域即可。
【2.惩罚的后果】
在孩子0-2岁这个发展阶段,打手、打屁股等体罚的方式,以及暂停时间等惩罚的方式并不是很奏效,因为婴幼儿难以分辨不良行为和惩罚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惩罚也只能教会学步儿如何避免被抓住,从而躲避令人不舒服的惩罚,而不会教导他们为什么他们的行为不合适以及他们应该怎么做。此外,体罚对于小龄婴儿甚至会有致命的危险。如果婴儿被外力猛烈摇晃,他们可能会经历脑震荡甚至是死亡。
《正面管教》的作者简.尼尔森就提出过惩罚造成的四个R:
(1)愤恨(Resentment)
(2)反叛(Rebellion)
(3)报复(Revenge)
(4)退缩(Retreat),通过:
——偷偷摸摸(“我下次绝对不让他们抓到”)或者
——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3.设置合理的限制并保持前后一致】
大约在婴儿6个月大的时候,他们就开始理解“不”这个词的含义了。成人可以持续为婴儿设立对和错的界限,不光嘴上说,还要身体力行。使用简单而具体的指示,如“请放下”或“请回到妈妈身边来”。照护者也是通过规则和重新引导的一致性来为幼儿设定界限和行为期望。
如果成人今天不允许孩子在爸爸的办公室玩,他们第二天也就不应该允许孩子在爸爸的办公室玩;孩子一会被允许、一会又不被允许的事情感到困惑。一致性可以说是管教中最困难的一个方面,但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因为一致性也对日后成人希望年长的孩子遵守规则并尊重成人的愿望时起到很积极的作用。
【4.提供两个可接受的选择】
将可接受的两个选择呈现在学步儿面前,尤其是选择是一个帮忙的机会的话,学步儿通常会很乐意做出选择,“我们到家之后应该,你想先帮我把牛奶还是橙汁放进冰箱”。末尾再加一句“你来决定”,能够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感和自信心。待到他做出选择并执行了选择之后,成人不要忘了再来一句——“你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外加一次团队协作式的击掌做为又一次的正向强化,相信孩子们会越来越有自信、也有意愿做出选择的。当然,有时孩子难免会提出第三种选择,此时成人大可不必与之争辩,只要说明:“这不是其中的选择,你可以在A和B(重复你刚才的选择)之间选择一个。”
【5.尊重婴幼儿】
在于婴幼儿互动的过程中,成人应当体现出像对待其他成人一般的尊重。仔细回想一下,我们有多少次我们是在刚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之后,就立马打断孩子正在做的事情的?我们直接抱起正在游戏的婴儿为其换尿布,我们让在户外游戏的学步儿立马停下手中的活动回到室内,我们让精力十足的小家伙马上去睡觉……如果要用相同的方式对待成人,可想而知那个成人会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对待这些情况的时候,不妨给孩子一个口头的时间提示“还有2分钟,我们就准备离开这里啦”,或者是随身带一个机械计时器,或者直接让孩子选择一种手机铃声作为时间提醒。如此这般,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做好心里建设,也就让不必要的权力争斗大大减少了。
除此之外,说话之前蹲下身来和孩子保持同一视线高度,进行眼神接触等等方式,都是对幼儿表示尊重的做法。
【6.成人的示范作用】
父母和照顾者要以身作则,随后才能帮助和塑造幼儿的行为。例如,如果成人想教孩子刷牙或吃蔬菜,他们自己应当首先做到这些行为,并保证这些行为被幼儿看在眼里。相反,如果成人不希望幼儿做某事,比如说脏话,他们也不应该在幼儿面前去做。
【7.和善而坚定地应对情绪失控】
小龄学步儿显示沮丧和不满或是想“绑架”成人让自己得逞时,他们常常会情绪失控。有时,稍大一些的学步儿,会表现出哭、尖叫、跺脚、手攥成拳头砸某些物体表面、赖在地上不愿起来的种种方式。遏制这种行为的最佳方法是——不去鼓励它的发生。例如,如果一个孩子因为没有得到他想要的饼干而大发脾气的话,成人不应该立马给他饼干妥协投降。因为这种妥协的方式,相当于成人给了幼儿一种暗示和强化——只要你发一通脾气,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最终,饼干成功地激励了这种情绪失控的行为。同样,因为过度关注而使用的重复性语句——例如“吉米,停下来”或“吉米,别闹啦,我们来看电视吧”,同样也会激励孩子继续发脾气的这种行为。
其实,我们只要能保持冷静,用和善而坚定的原则“闭上嘴,去行动”就好。过程中,我们甚至还可以与孩子共情,为他的情绪命名,以帮助他逐步开始了解这些情绪。
“闭上嘴”的原因在于当孩子被情感淹没时,他是无法思考的。而不说话也能防止成人的情绪失控,或是口不择言的火上浇油。
“去行动”的含义是,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我们在处理问题之前,要首先确保他的安全,将他逮到一个更为安全的地方。此时,大声的说教于事无补,要平静地将孩子可能会扔或损坏的物品移到他够不着的地方。
其次,要对他进行安抚,让他感受到爱的存在,然后逐渐平静下来。温柔的抚摸,温暖的怀抱,有节奏的呼吸,都有助于孩子再次找到理性与情感的平衡。再此过程中,可以用语言认可幼儿的情绪,“吉米,你没能吃到想吃的饼干,你觉得非常沮丧。”
最终,在双方都冷静下来之后,可以再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参考资料:《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图片来源:b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