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之光”上海行》(三十四•彩云之南3)

    2024年10月21日,周一,天已放晴,太阳弱弱地露出头来,大地便寒流不再。但我的活跃度大不如前些天,连日的失眠让脑鸣的马力似乎又加足了些,加之昨晚一点半又突然惊醒,更觉脑中群蝉嘶鸣一般,烦躁便如影随形了。王籍说:“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似乎并不那么适切,静与不静要看心情,心静自然林静,心烦自然蝉噪,心烦时蝉叫、鸟鸣无疑于泼妇跳脚骂街,那是聒噪。否则我脑巢中的蝉儿为什么如此狂躁,吵得我躺在会泽宽大的床上却怎么也进入不了梦想,只好思考人生了。

        早餐后,直奔会泽县职业技术学校,这所现有学生二千多人、占地300多亩的学校,依山势而建。楼宇场馆,即岗峦之体势;花草树木,穷流水之萦回。喷泉假山、小道幽径自成一景,俨然一个公园化、花园化、现代化的生命乐园。身入其中,心底自豪油然而生;登高俯视,胸中壮志瞬间凌云。真心为这儿的学生竖起拇指。

        第二节听课,是一节年轻教师执教的思政课。听后,有小小的震撼和启发。震撼的是44名学生精神饱满、回答问题声音宏亮,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课外调皮、课内沉闷的职教学生的状态,启发的是从年轻人身上我们看到了未来。

      所以,在评课环节,我谈了自己四个层面的想法,概括为简单的四个词,以抛砖引玉。

        第一个词:舒服。就师生而言,“舒服”就是与一个“对”的人相处、互学、共进,如在家遇到了“对”的夫君(爱妻),相敬如宾,包容共赢;在校遇到了一个好老师(一批好学生),携手前行、同向奔赴;在单位遇到了一位好同事、好领导,互相扶持、互促精进。仅就这节课来说,师生同框,配合默契,彼此予以了“舒服”的感觉,找到了“对”的人,值得肯定。

        第二个词:唤醒。灌输式教学已被时代淘汰,唤醒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让他们时时处处“自燃”起来,应是教育的内核。只有学生主动、自觉“内卷”起来,教育就不成问题。这节课中,老师让每一个小组讨论后,由小组长上台展示合作成果,本身就是一种唤醒,给他们舞台,让他们“表演”,这样学生的自信心会日渐羽翼丰满。

        第三个词:内涵。课堂教学注重知识传授、情感培育的同时,一定要升华灵魂和品质的塑造,那叫做骨子里的素养。这节课授课思路流畅,水到渠成,如果再往深往高引一下,就会“高山出天池”。如,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日新月异的变化后,老师可以顺势讲五句话,以起到画龙点睛、一笔传神的效果。为什么有了这样的变化。一是共产党敢于“开天辟地”,完成了救国大业。二是共产党“改天换地”,完成了建国大业。三是共产党“翻天覆地”,完成了富国大业。四是共产党“惊天动地”,正在推进强国大业。五是共产党“顶天立地”,才带领中国走向世界。这五句话,足以在学生心中燃起“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奋斗火焰,固牢学生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认同。

        第四个词:责任。教书育人,不能只囿于课堂,更要辐射社会。我们可以领读、领写、领唱、领跑、领航……像刀郎一样,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唤醒民众传承和弘扬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行动自觉。像钱钟书一样,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文化界一股清流。像李希贵、李镇西、王金战等教育专家,立志改革、笔耕不辍,引领教育“时尚”。这节课执教者还很年轻,应当早立志、立长志,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做好一件事就是教育之路上的成功者。

        启示与思考:

        健康是“1”,其余都是“0”,“1”这个小棍儿倒了,再美的人生也便“0ver”了。

        智者寡言,沉默是金。公众场合,要么不讲,要么讲有份量的话。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不谈;道听途说,不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