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个乌龙,我没有按时发文章。当我带着焦灼和愧疚躺在床上,我发现我睡不着。我没做到该做到的事,我睡不着。于是一番思想斗争后我挣扎起身,在简书里把该写的写好。明天会不会困我管不了了,我只求心安。
今天早上我们一行人去看守所门口接妈妈。全运会一开幕,看守所里多了许多案。我们撞上了枪口。妈妈一出来看到乌泱一群人等在门口,我看出她眼眶有些湿润。妈妈是蟹子,心里明明柔软得不行表面还要强撑坚强的。肥了政府,苦了人民。我尝到不公,心里有股火。看到家人受委屈而无能为力,这种痛苦很是折磨。
于是告诉自己必须变强大,足以罩住你全家。
今天是七夕。原本就想好不去跟吃吃喝喝的俗套,可对比之前心里难免寂寥。好在到了实验室一看,大家都在,与往日无差,顿时觉得与一群不过七夕的上进青年为伴好幸福,好励志!
针对我为了过节而过节、买了自己并不十分想吃的乳酪蛋糕作为庆祝,我思考并敲下如是文字:
“
今天是2017年的七夕,今天新生入学,学校热闹。是的,这又是一个独自度过的七夕节,不过来到实验室我欣慰了:我们实验室竟没人过七夕!全部齐刷刷坐在位置上对着电脑,身在这样的实验室我感到好幸福!好励志!
为了庆祝七夕,我给自己买了一个乳酪蛋糕,可吃完才发现撑得消化不动;我还早早给自己买好了木梳作为七夕礼物,可总觉得有那么一点不合时宜——这些物质上的东西,似乎都不太符合我对“庆祝节日”的形式要求,这样的庆祝无法带给我真正的满足和愉悦。形式存在的意义是仪式感和标记,可买个东西、吃个蛋糕不是我要的、值得记住的事件。相反它会带来不必要的财富浪费,以及多余的脂肪。
刚刚一边吃蛋糕我一边在想:我真的需要七夕吗,我真的喜欢这样过七夕吗?不得不承认,我觉得七夕是必需品,只是因为周围的人、商场里大街上的男男女女们,他们都在过七夕——这完全是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本身无错,过七夕也不是错,只是它并非是非过不可。并且相比较于为了过节而过节、刻意非要吃点好的、买点好的,即使自己并没有很想吃、很想要,我更愿意这样过:有一件自己觉得小贵但十分对眼的东西,一直舍不得买给自己,那么就选在这一天,好好疼爱自己一番;恰好有什么特别想吃的东西,那就痛快图个开心;制作一个精致的卡片,表达对自己的喜爱以及对未来的希冀;不吝对身边的人表达喜爱……这才是我眼中真正有意义的七夕。
既然立志做极少数的人,那就别被“潮流”盲目带走,多问问“我喜欢什么”,找到取悦自己的独家定制,才是对的思路。
”
临睡前同茹茹讨论读博和留校,再一次意识到“大学教授”也是多种多样的,不能一概而论。同为教授,有的贫穷有的富有,有的接纵向项目,有的接横向项目,有的没有项目。有的有才无名,有的有名无才,有的无名无才。我必须要承认我是一个追求物质的人,那么我必须要增加同周围个体的“互动”,要知道人脉和名声是好项目的敲门砖。所以在这个社会,闭门造车非上策,努力加推销才有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