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觉得,家里有两个娃的,真的是每天痛并快乐着。
上一秒俩人还手牵手唱歌,下一秒就能为了一个玩具大打出手。
真是又气人又忍不住想笑。
相信很多父母能体会这种感受,这就是二胎家庭的日常,没事的时候温馨和谐,干起来简直鸡犬不宁。
姐姐上个月刚过完8岁生日,小妹5岁半了。
这几年,我也慢慢摸索出些心得。
其实,孩子每次打闹就那么一阵儿,过去也就没事了,咱们的处理方式才是孩子能否和平相处的关键,还能让他们慢慢学会沟通和体谅。

陪她一会儿,比陪她一天更重要
姐姐小时候特别黏我,但是自从小妹出生,有一段实际她情绪明显变了。
有一次姐姐跑过来问我:“你们是不是更喜欢妹妹?”
说实话,我当时心里挺不得劲。
我意识到给到姐姐的关注少了些,慢慢地我会每周找机会单独陪陪姐姐,陪她去书店逛逛,去散散步,让她知道在我们心里的位置。
我发现,每周都抽出一点只属于她的时间,她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妈妈也一样,从不让姐姐觉得该让着妹妹。就算打架,也是一人说一遍,再各自想想哪里不妥。
其实孩子要的不是咱们时时刻刻的陪伴,而是那种在某一刻爸爸妈妈在关注我的那种感觉。
先别讲道理,先蹲下来听
以前姐妹俩每次发生争执,我们往往喜欢先评价谁对谁错,姐姐要让着妹妹。
结果就是越评越乱,谁被说多了,谁只会感觉更委屈。
那天姐姐哭着告状“小妹抢我东西”,我蹲下来问:“你是不是觉得她没问你就动你东西,所以很生气?”
姐姐点点头。
我又问小妹:“你是太想玩了,没忍住?”
她抿着嘴,也开始点头。
当她们都被理解了,火气就小了。
我顺势问:“那你们想想,有没有办法能让你们都高兴呢?”
两个人嘀咕了几句,又笑着和好了。
我们其实可以试着换个角色,不要高高在上,引导他们先把情绪表达出来,多一些耐心,让孩子学会思考和沟通。

立点小规矩,家里就安静多了
以前我们家最容易出矛盾的,就是零食和玩具。后来我跟妈妈商量后开了个家庭会议,干脆立了三条家规,贴在冰箱上:
谁的东西谁有优先权;
分零食先每人一份,剩下的再商量;
不许打人,有话好好说。
这三条立下后,大人小孩都得遵守,不管年龄大小。
慢慢地,她们就养成了习惯。
有一次,小妹主动说:“这个是姐姐的,我看一下就还她。”
那一刻,我感觉还挺欣慰。
要夸,就都夸
孩子天生都爱比较。
尤其是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很在意,我们的一句“姐姐真懂事”,就有可能让小妹感到失落。(我观察到好多次了,每次我和妈妈说话的时候,小妹的耳朵都是竖起来的。)
与其单独夸一个不如两个一起夸,一个人干不如俩人一起干,比如一起洗碗,一起收拾家务。
每次她们完成任务,我都会说:“你们配合得真棒,这么快就完成了,要是妈妈估计得忙很久呢”
她们会相视一笑,那种小小的骄傲,感觉比得了奖状都高兴。
慢慢地,小妹开始主动说:“姐姐,我们一起弄吧。”
那一刻,我真觉得:从“对手”变“队友”,就在这些日常里悄悄发生了。

父母的情绪才是罪魁祸首
这点在我们家尤其明显。
妈妈性子急,孩子一吵,她就容易上火,她也不是非得要凶孩子,主要可能还是因为累导致的情绪失控。
这个时候,我一般会把孩子先带走,让她冷静一会,我也提醒自己,这个时候不能劝,否则火会越劝越大。
孩子其实就是照着咱们学的。
咱们怎么面对冲突,他们就会怎么处理矛盾。
写在最后
养两个孩子确实累,但有时候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幸运。
我是洢晗爸爸,一个理性又有点啰嗦的IT男。
在陪伴两个女儿的路上,我也学会了情绪管理、理解和放下。
希望我的分享,能让你在养育的忙碌里,多一点轻松。
你家几个娃?他们平时打架多吗?欢迎留言聊聊,我们一起交流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