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和几个朋友到一家培育优良马匹的饲养场参观,看到一匹刚刚出生的小马驹。在马厩中,这只小马驹还没被母马舔干身上的毛,就摇晃着从地上站了起来,但支持了没几分钟就“扑通”一声跌倒了;然后,它再摇晃着站起来,但,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它又跌倒了……如此折腾了一番,小马驹累地躺在地上气喘吁吁,无计可施的它这时只好定定地望着身边的母亲,目光中流露出要母亲“帮”一下的热切愿望。但是,面对马驹迫切的眼神儿,母马丝毫不为所动。
看到这场景,一个朋友受不了了,她疑惑地问:“母马怎么那么狠心呢?看着自己的宝宝跌得鼻青脸肿,也不‘扶’它一把?”朋友边说边赶紧过去想扶那马驹一把。但是,朋友的行为立即被饲养员阻止了。朋友不解,饲养员笑着回答:“不能扶,一扶就成不了好马了!”
饲养员的话让我们自然地想到我们自己平时教育子女的做法。
说起来,我们人类应该是比动物更懂得社会竞争的激烈,更懂得孩子独立生活的重要性的。但是,日常生活中我们却替子女考虑的很多,样样都想包办代替。比如:一年级学生应该能够做到背了书包自己从校门口独立地走到自己的教室找到自己的座位,整理自己的书包,为学习做好准备。可是我们的家长呢?却偏偏就不理解连动物都明白的道理,硬是以这样那样的理由,闯过学校规定的禁区,帮子女拎书包,帮子女整理学习用品,帮子女完成仅有的一点回家作业,恨不得老师上课时也留在课堂边,关注子女的一举一动。这样做的结果是过分的爱扼杀了孩子创造的灵感,扼杀了孩子独立生活的意识,取而代之的是懒惰、依懒思想的日益加重。
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句话:“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好汉!”的确,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立足和进取,为了适应和不被淘汰,我们应该让孩子多吃点真实的苦,少享点虚无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