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小寒节气的特点就是寒冷,但是却还没有冷到极致。
小寒节气,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食宜杂
即食物要多样化,精粗搭配,荤素兼吃。冬天人们有偏嗜高蛋白、高脂和高糖的食物,不吃或少吃粗粮、蔬菜、瓜果的倾向,这样容易使人患缺铁性贫血、维生素缺乏、便秘、口角炎、牙龈出血等症。
杂粮豆类推荐:糙米、玉米、高粱、藜麦、黑豆、红薯、南瓜等。
肉类食物推荐:牛羊肉、鸡肉、海参、鱼类、虾类等。
蔬菜水果类推荐:白菜、萝卜、木耳、核桃、栗子、苹果等。
食宜温
小寒冬季,是吃羊肉、鸡肉等温热品的好时候,特别是对于偏于阳虚体质者的人:偏于阴气不足的食补以鸭肉为好。饮食切忌黏硬、生冷食物。冬季非常适合喝热粥,如羊肉粥,以温补阳气;麦片粥,养心除烦;核桃粥,养阴固精;红薯粥,滋补肝肾。
食宜苦
小寒气候寒冷,是上火的“旺季”。这时饮食应减咸增苦,苦味食物可助心阳,减少过亢的肾水,起到养肾的功效。中医认为苦味食品可入心经而降泄心火,小寒寒冷干燥,多吃如苦瓜、陈皮、莲子心、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助心阳。
起居养生应该这样做
起居重“三防”,防寒要护好4处、防燥要内服+外用、防外感要多做肢体伸展运动。
小寒防寒护好4处
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寐就容易停滞,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一头颈要暖:高领衣服、围脖、帽子等都可以保护头颈,助于防寒。
二腰背要暖: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背对太阳而晒,可壮养人体的阳气。
三腹部要暖:可以两手搓热后按摩腹部,或者定期进行神阙穴(肚脐)艾灸,来提高自身驱寒能力。
四脚部要暖:除了穿保暖的鞋子外,最好睡觉前用热水泡脚,然后用力揉搓脚心,促进血液循环。
小寒防燥:内服+外用
内服:除了多饮温水之外,还应适量补充蛋白质及脂肪,如滋补汤品、牛奶、酸奶、各类粥品。将水分“锁住”。
外部保湿:可以使用加湿器,还可以在暖气片旁边放置清水,也可以使用喷壶在你觉得干燥时或每隔2小时左右在屋内喷洒干净的清水。
小寒防外感:常伸腰
小寒是风寒感冒多发时节,除了注意保暖,还要多做肢体伸展运动,振奋阳气,固表防感。此外,还可在每日洗脸后用双手摩擦面部致生热,可增强御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