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微信里突然多了一个群,同学推广他的品牌特卖小店。
其实和大多数微商一样,倒也无可厚非,如果不需要,打开消息免打扰就行。但是,群里的交流和互动并不热烈。
那么,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看似推广“优惠信息”的背后,对微信好友的“消耗”有多严重?
在我从事的行业,大概算是服务业的一种吧,一直都在做信任机制的探索和培养,一个陌生人到岗,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被服务对象所接受。
而一旦涉及到成交,则需要更加深入。
2
弗兰克教会我,先学会“利他”!其实,“利他”这件事需要动机和认知模式的改变,因为它反人性。
有人可能会问,那志愿者和做公益慈善都是“利他”,并且发展越来越壮大,没见到有多反人性啊。
说的没错,但世界演化中的万物,无不是“利己主义”居多,在大多数人身上,也许只是套路更深而已。
我的微信有这样一位好友,平时会经常找我聊聊天,去外地或者国外会挑选一些便宜又有特色的手信,偶尔也会带给我一份,虽然,它并不值什么钱。
通过朋友圈和日常的闲聊知道她是在做保险,但她从不主动推销保险,哪怕在很熟了以后。
甚至,有人让她做一份保险的方案,她是尽职尽责的做好,交代清楚,再无催促。听到这儿,我就在想,她的业绩好吗?固然是好的,因为她经常出国。
今年5月,我花费1200元加入了一个社群,其实参与并不多,但进群的第一件事就是自我介绍,这次的自我介绍让我记忆深刻,不是因为形式有多么新颖,而是首先要把“你能为他人提供那些价值”说清楚,到此时,我竟然发现身无长物。
是啊,一个这么有心的人,如果我需要买保险,我一定找她,同时,我也学会了从“利他”的角度去考虑。
此时此刻,又有多少人还是一位的“索取”而丝毫不愿意“投资”呢?
3
《爆裂-未来社会生存的九大法则》一书的作者教会我,拉力由于推力!如何理解拉力和推力呢?
举个例子,很多人的一贯做法是,我看了这本书,挺不错的,推荐给好朋友吧,有经验的你可能会知道,这样的效果并不好,“好书”很可能会被朋友束之高阁;在来看另外一种情况,有朋友看我经常看书,让我帮忙推荐两本合适的书,这时,朋友很感激我给他提供的建议,并说书的内容不错。
不知道看出点什么没有,这就是推力和拉力的区别。
生活中,有多少人将自己的想法强加推给别人?又有多少人想当然的认为自己需要的别人也需要?甚至上升到道德绑架,将自己放置在鄙视链的最顶端。
想想就可笑,其实更可悲!
我们需要做的,不过是“厉害”的存在着,当别人需要“休息”时,适时地递上一个“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