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记录我早上叫我儿子起床洗漱出门的事情,这是我目前认为最具挑战性的事情。它经常会有那么几天好像特别严重,然后缓一缓,然后又来。
昨天
昨天老公和婆婆比我们早出门,这跟往常不一样。他们出门了,就剩下我跟我儿子在家了,还有十五分钟,我们也该出门了。
小孩还是那样不急,我跟他说,快点起来吃青蛙了。我给他早上起来的几件事写了出来,画了青蛙,想引起他一些兴趣。
我看时间过去了五分钟,我好着急啊,
我一边是希望自己平静,我想告诉自己,这是他的事情,我只负责引导。
但是另一方面,时间很快过去,七点半要穿鞋子出门。
虽然我努力忍住,但是我还是催了三次:你要快一点了,时间很紧了,只有五分钟了。
快去看看你还有什么青蛙没吃。
当我催了三次的时候,我的左下腹开始痛了。其实这个位置痛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只是我没有注意到,我着急的时候,催促别人的时候,就会这样。
我深呼吸,我努力平静,但是我又希望他快一点。
最后,我还是爆发了,没有很强烈,但是带有委屈和责备,反正是说了他几句。我已经忘记说了什么了。
后来我回想,为什么我要说他。
原因竟然是,老公和婆婆出门了,没有人催促我们。所以我要催促他。
再看到,老公或者婆婆催促我的时候,我是很反感的,简直ius一炸地跳起来,心想:催什么催,我们会把握好时间。因为我知道,七点半出门是我们的时间,其实最晚可以七点三十五出门。我被别人催,我不喜欢别人催。但是他们不催了,我却要自己催促。
为什么?!
因为,我小时候就是被父母催的。我小时候就是被父母管教的。而且我妈妈多次在众人面前说,如果我一管不严,就会不好好学习。
哦,我被催眠了!
今天
今天跟平时是一样的,老公和婆婆在家,老公会有时候轻轻催一句。我反应还好。
但是
重点是,一旦我开始叫孩子起床,我就如临大敌。
我刚开始叫了几次,他起来了,我说了两次:快起来吃青蛙了。说之前我告诉自己那是他的事,但是可能我的潜意识还是有他一定要别人催促才能完成。我说了两次之后,我右边的下腹开始不舒服。
我也试着跟孩子谈:我想知道你在起床这个事情上怎么想呢,之类。
后来好了一点,基本干完,准备穿鞋喝水出门,
结果婆婆又来一句责备说每天不喝水。
我内心狂躁啊,我心想我的事要你管,你也就只会说,哪有天天不喝水,我对这个每天很在意,我们安排本来就是穿好鞋就喝水,你自己不知道不要乱说。反正好多的不满。基本都是小时候父母对我的责备我的心里的想法。不爽。
最后出门了。
我没有爆发,因为有人催了我们。
哦,我的天啊,可能我的潜意识里,真的,必须要有人催我们一下。
有时候婆婆一句没责备,我心里还会一直等着。
刚刚逐字敲了合一父母第三讲上的一部分内容,我觉得我每天早上就是在这个混乱与刻板中度过的。我时而陷入情绪当中,焦虑时间过去,紧张,害怕被责备,一会我又马上进入刻板,早上起来就必须要做什么事情都很快,一定要赶上校车,一定要七点半最迟的穿鞋时间。
是啊,养成好的习惯很重要的啊。
只是,在这件事情里面我自己是有情绪的,有情绪,我就很难放下评判,让自己保持在河流中间。这是不利于我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如果每天都这样发生,孩子只会复制我的经历。
2017.5.17
今天,儿子还是七点十分后起床。
经过昨天的群互动,我明白了自己希望儿子起床后达到的目标有两个,一是按顺序把青蛙吃完,二是学会管理时间,时间少要做快点。
儿子起来后我告诉他,现在他要吃青蛙。他有四只青蛙要吃,现在剩下二十分钟,所以他每一个青蛙只能用五分钟。
过程中我没有很大的负面情绪。
我看见他穿衣服比较慢,表达:因为你做得比较慢,所以你应该早点起床给吃青蛙多留时间。
吃完第一只青蛙后只剩下五分钟。我说:现在还有五分钟,你还有三只青蛙没吃。
结果他选了最重要的来做,尿尿和穿鞋,然后出门。
今天我顺利通过了。
期待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