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我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硅谷创业教父Paul Graham也常提到:“我一次次和每一批孵化的创业项目提建议,但每次最终都发现他们还是犯同样的错误”。
为什么在很多领域都发生这样的现象?我们可以从漏洞模型和乘数效应的角度去看。我们以市面上吵得火热的创业经验分享举例,分析为什么你听了这么多鸡汤,但仍然做不好一款产品?
漏斗模型
大部分人以为听完一些连续创业者的分享,就真正理解了里面的内容,真实的情况远不是如此。
我们假设嘉宾分享干货的价值输出是100分,你从声音和文字得到的信息输入是90%,经过大脑理解和消化的部分是50%,对于已经理解内容产生认同感的部分是50%,然后将产生认同感的部分转化到实际工作项目中去的部分是50%,最后实际投入的工作产生效果的部分是50%。
从最初的参与嘉宾分享,到最终产生实际的效果,中间经历了吸收、理解、认同和转化多个步骤。每多一个环节,就会对前一环节打折扣。
乘数效应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把漏斗模型中所有的环节串联起来,那就是乘数效应。我们看一下以上模型在乘数效应影响下的最终结果:
最终结果=100X0.9X0.5X0.5X0.5X0.5=5.625。也就是说,只有6%不到的内容最终对实际的产品产生了作用。
以上每环节的折扣系数只是假设。我们想说的是,无论是读书、听演讲或其他事情,漏斗模型往往是和乘数效应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但即使如此,我们仍然要努力做有价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