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毛姆只能算是二流的作家,据说《面纱》算得上他最好的小说。亲身感受毛姆的小说,的确不会有“真是个天才啊”的不自觉的感叹,但这“二流”也是放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来看的。人生又有几个超一流的体验呢?有时候,普通人的感情也许更需要“二流”的作家来与我们感同身受。
《面纱》看了前20%之后,忍不住用了电影来加快“行程”,满足对整个故事走向的好奇心。甚至觉得可能这样靠故事来支撑的小说看看电影差不多了。结果是电影是电影,有电影的考量,而小说才是人生。看完电影还没看完小说的时候还以为电影后半段也就顶多是添油加醋了一下,大体是按照小说来走的。所以感慨,这毛姆还是个写成人童话的料啊,给的结尾这么美好,美好到给你理由去相信这种美好。真正看完小说才知道,童话里的故事都是骗人的,但还好,成长是真实的。
之前没有过这么强烈的对比,不知道其实电影对于感情变化的处理可以有多粗糙。比如在女主角第一次面对到唐森先生以及唐森先生对于自己的感情的真相的时候,在小说里,女主角的开悟是瞬间的又是层层剥茧的,是决裂又是矛盾的。而电影里,这场戏更像一个故事更迭的交代,女主角连眼睛都没有顿时睁大就接受了爱情是泡沫,爱的男人是滑头的自私鬼这个残酷的现实。
在电影里,男主角只是闷一点,但帅的不成样子又绅士有风度,前后形象没有什么转折。在小说里,由于对丈夫在社交场合表现出的“笨拙”的细致刻画,女主角无知的出轨是那么的“顺理成章”,她认清丈夫的魅力,更多地是因为自己价值观的变化,继而丈夫的形象也有了前后的对比。电影成全了两个人的爱情,这份爱情甚至是永恒的。而小说对于爱情是持保留态度的,但是定义有没有是不是有时候并没有那么重要。深爱自己的丈夫因自己的出轨而死,她再没有机会去考虑这段婚姻的成败得失。在小说里,她只有机会通过旧情人来审视自己的脆弱与坚强。最终,见证了过情人的假面真面,见证过修女们的无私伟大,见证过丈夫的永别后的女主角在乱世中找到了自己通往安宁的道路。
在毛姆那个年代,或者是像毛姆这样拥有真材实料的人眼里,像唐森这样只会交际手段,只会营造出一种自己广受欢迎的氛围而不拥有什么才华的人是不值一提的。然而,我却不能如此决绝的说,他们卑劣羞耻。我希望拥有他们的圆滑,我认为那是一种聪明的表现。他们这类人,对于所有人都友好热情,然后这其中少数走得太近的人会被其利用。所以如果你不对他们有什么过界的无妄期待,你永远不用发现他们自私难看的一面。
社交真是个学问,如果不是刚好你的女神是这么一位想要逃离自己母亲的无知少女,你怎么又能凭自己笨拙的不入主流的行为去赢得她呢?
《面纱》小说与电影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