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班修之后,和几位小伙伴去参观云水轩,刚到而已,玄奘广场就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地排队了,是约四点半左右。询问之下,才知是当日经行快要开始了。我第一次来到西园,是在2019年的6月28日,当日下午在云水轩的一楼与朋友喝茶聊天,很是惬意,半路被朋友叫出去,说济群法师正在外面,让我们出来见一下,还说我们佛缘很好。晚间就现场听闻了法师的开示,然后跟着法师的步伐一路经行,只是当年懵懂,并不知道经行是什么,甚至不知要止语,一路上东张西望,甚至有点百无聊赖,只是觉得身边的猫咪与风景都是那么的可亲,万籁寂寂也很舒服罢了。
事隔一年多,今日我才真的知晓经行是在做什么,其实不过是在自己的心上修行。
首先听法师的开示录音,又一次在广场上听到法师的声音,虽然是录音,却依旧有一瞬间深深不语的感动,眼角在那一刻盈了泪水。我闭着眼睛听,内容与所学一致,正确重复一直是法师的教诲,最后才道出“经行”的目的,想起法师那一日曾说起的“感受脚与地面接触的感觉” “不同的地,脚的感觉是不同的” “感受脚是如何落下的,是先落脚尖呢,还是脚跟”。微风吹起,清清凉凉,可以清楚地听到鸟叫声,与法师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让人顿觉舒服与心安。
开始经行时,我把两手握拳、搁在腰腹的位置,是禅修时维摩那师父教的方法,可以收心。一步步向前走,最初心会有慌乱与焦急,想要加快步伐以跟上队伍,当下觉察到就放下,两个人之间相隔的距离或多或少其实不太紧要,步伐也可大可小,无论大小,心是可以不受影响的,快走亦可以心定,选择权完全在我。从玄奘广场走去三慧楼、三福楼,绕楼一圈后,再绕去云水轩和拈花堂的后面,绕转一圈后回来,路真的是很不同的,有石板路、石块路、石子路、水泥路、砖块路,每一块砖的质地与纹理也不同,路上有落叶有水,还要路过不同的门廊,脚的感觉是很丰富的,那是无法一一用文字道来的,只有体验过才知道。而每一时的体验想必又不同,至少晴天和雨天是不同的,晴天路上或许没有积水;四季也是不同的,夏季路上或许就少落叶。也许这就是活在当下的意义吧,下一刻就已然不同,只有当下这一刻才会有眼前的这一切。
我的脚是脚后跟先落地的,接着是脚掌到脚尖,这边脚尖一着地,那边的脚就已然抬起,走下一步。我想起一行禅师在《随处自在》那本书里所描写的行走,他说在走路的时候,也可以选择与自己爱的人沟通,你可以呼唤ta,然后对ta说“我在这里”,包括对已逝的亲人,也是一样。在某一段路上,我便每走一步就在心里默念一句:“妈妈,我在这里”,脑子里想象着她的面庞,有点模糊。最近念诵慈经时,想到父母就想起最早那一张全家福,爸爸戴着黑色的墨镜,穿着皮衣;妈妈在宝蓝色的大衣里还围了丝巾,头发是卷曲的;后面站在三位表姐,前面是我和姐姐,我的手里握着一张二角的人民币,妈妈每次翻看这张照片都要提起、笑我。
当然也可以选择与自己对话,培养自己的正念,那么可以选择对自己说“我到了”,在每一步的尾巴上,当整个脚完全地落在地面上时,在内心里对着自己说:“我到了”,是的,“我到了”,这一步我到了这里,这一步我也到达了正念,那是心灵的归宿与家园,我已经到了,我是安全的。
因为不建议东张西望,所以我一直紧紧地盯着前面那位义工师兄的绿马甲,马甲背后是济群法师的字--慈悲喜舍。慈悲好理解,慈善、悲悯,喜也不难理解,是喜悦,那么舍是什么呢?我断断续续地总在思考,这舍到底是什么呢,是无住和不粘著吗?想起修习四无量心里亦提到“住平等舍”,那又是什么意思呢?一边细细地思考,一边行走,好在内心里并没有焦急,这一刻也不急于求一个答案,我知道学佛是这一生的事情,无论此刻领悟了多少,一生都是在修行路上的,早一点领悟、晚一点领悟,其实都挺好,机缘到了,积累足够了,自然都能领悟。
在过程中,一次起了嗔心,一次则起了我执。走到半路,后面有两位师兄在说话,内心有一念觉得厌烦,感受到了叨扰,后来想到许是如我当日一般,并不知道要止语,随即嗔心便散去。路上偶尔也会有行人,会为我们让路,也有的并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有一瞬我的小我膨胀了,当下有些许的优越感,仿佛我比行人高上一筹似的,略有得意,即刻就觉察到了,想到修行路上其实只有自己,并没有别人,不该与别人比较,更不该检讨别人,决定放下。
念头其实是不停流转变化的,觉察到一念恶,往往我们想到的是要矫正或修改它,头脑里立马会有很多的方法冒出来,其实大可不必,觉察到这一念,是贪嗔痴慢疑,那么就放下,放下它就会消失了,因为心是无住、不粘著的,念头得不到滋养,就会消失、流转与变化。如果想要矫正或修改,往往不是无形之中加深了它,就是急于寻求方法,想要抓取赶走这一念的方法,贪心又起。看见了就是看见了,不迎不拒,让它自然流转自然走,无住、不粘著,评价与改进其实都不需要,因循真相就是道法自然。
做一个观察者,看自己的身、受与心,看外在一切的法,只是看见,不迎不拒,不需要做什么,看它自然变化,看它自然流转,便是修行了。这一念是贪嗔痴,是不好,没关系,看见了就是看见了,不粘著就好;这一念是正念,是好,也不应窃喜,这一念你是部分佛陀,但是下一念呢?还是可能成魔的。念头相似相续,绵延不绝,每一刻、每一念,就是你当下的修行,无外其它。剥离了看见之后的评价与情绪,其实人会更自由,也更轻松,一如我早晨室内用功所感觉到的,胸口的空间是无限宽广与自在的,仿若那一刻我的心也是无限宽广的,身心怡悦,是真的自由。
路上有猫咪喋喋地叫唤,也会跟随我们走上一小会儿;也有鸟儿鸣啼,声音很好听;有一段路几只鸽子被我们惊飞,在我们眼前飞上屋檐与树木,翅膀扑棱棱的声音很大,也是很好听的,鸽子飞翔的姿态亦很美。一路上的喜悦,现在想来都会感觉到宽慰,也会受之感染,而更觉轻松。经行之后在玄奘广场上第一次练习八段锦,亦很好,脑子里想着的是下次我还要来,西园的环境清幽,僧伽们在一起氛围又好,很益于修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