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我是你的摆渡人,或者你是我的摆渡人,又或者我是自己的摆渡人。
从小学到初中看书及其杂乱,爱情、玄幻、武侠、推理、历史、笑话、漫画、禁书,也有一些少儿不宜的,反正乱七八糟的。大学沉迷于计算机编程,看书的能力倒是被荒废了。好歹在毕业前一学期醒悟过来,经常买一大堆书籍堆在桌子上,按照最喜欢的次序一本本看下去。只是大多数虚构类的书籍已经提不起我的兴趣了。
少年时期看书杂是因为实在没事干,没有电视、没有手机、黑网吧也没钱去。每天有大把的时间坐着发呆,无聊的时候有东西可看就很满足了。小学的时候在学校一间小屋里发现一本《老夫子》,手掌大小。周六周天去山上放牛,就把书带在身边。每次都是蹦蹦跳跳的赶着牛到山上,然后看一页笑一分钟,笑一会又看下一页,下山的路上边走边回想,想着想着又自顾自地笑起来。小学的周末就是那样度过的,虽然孤单,却充满了快乐。
或许是呆在快节奏的城市里,时间都被压成了碎片,看小说已经很难像看饶雪漫和琼瑶时那种时而伤心时而向往的心情了。上下班我都喜欢带着耳机,倒不是听歌,而是听书。把音量调大,盖过周围嘈杂的声音。耳朵里播放着一个美妙的故事,眼前却像表演无声电影,等红绿灯、等车、坐车也就不慌不忙了。最近这三个月听书的速度似乎比我看书的速度要快,回到住处时刚好听完了《摆渡人》。我坐在窗前凝视着外面,想起了少年时期我暗地里喜欢的菇凉。当时也真够蠢的,她的脸像天气预报一样指挥着我的心情。她开心我就是晴天,她不开心我就是雨天。
渐渐发现书是不分好坏的,即使很糟糕的书我也能发现一丝有意思的地方。小时候看书没有期待,书都是别人看过的旧书,没有介绍,没有书评,没有书腰,反而每一本都能看的津津有味。每打开第一页都有一种冲动,想去发现其中的未知世界。现在书还没到手上,就已经知道这本书得了什么大奖,是哪位名人写的,故事如何精彩。也就懒得看各种网站上的推荐书单了。
《摆渡人》是很早就下载在手机里的一本有声书,关于此书的信息早就忘了,听起来倒也蛮有意思。故事情节虽然没有跌宕起舞,匪夷所思。但足够有趣,情节发展从不拖泥带水,情景描述也细致,人物温馨而饱满。从小山、草地、湖水一步一步走来,每一小步似乎意料之外,走到下一步又觉得情理之中。
还好是现在读到了,再过5年估计早就没这心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