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史料记载,明神宗朱翊钧的一件“福寿如意”缂丝衮服,在100名绣娘的努力之下(绣娘换了好几批),整整花了13年的时间才完成。
(所以说,现代很多人所崇拜的歪果仁所谓的“高定”——高级定制,不过是咱老祖宗千百年前玩剩下的东西!)
说句玩笑话,得亏朱翊钧在位时间长,才能穿到这件衣服。朱翊钧死后,这件缂丝衮服便做了陪葬品,装进了棺材。如今被收藏在定陵博物馆中,当然也已经是残破的了……后来被原样复制出来,惊艳了整个文博艺术界。
说到这里,各位读者应该十分好奇:
这缂丝到底什么?
缂丝,别称刻丝、克丝、尅丝。因外形似“承空观之如雕缕之像”,如同刀刻而成,柔软之中透着刚劲有力,故而得名。
缂丝是中国丝绸工艺的巅峰,被誉为“织中之圣”。缂丝的工艺极其复杂,耗时耗力,因此又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
缂丝,源于公元前7世纪的古埃及和西亚地区的“缂毛”工艺,直至汉代隋唐传入中原地区,经过手工艺人精巧的改良,逐渐发展成为巧夺天工的丝织工艺——“缂丝”。
宋代是缂丝的全盛时期,南宋之时,苏州与松江等地成为缂丝的生产重心,名家辈出,家家都有自己的特色。
缂丝的“缂”与“刻”同音,指的是其特有的一种“通经断纬”织法。“通经”,即纵向的经线贯穿整幅织品,其色彩为单一的底色;“断纬”,即横向的纬线根据织品需求与经线相交,其色彩多异,组成美妙的织品主图。
既说缂丝必然用丝——真丝,通常以较细的生蚕丝为经线(竖向),这也是缂丝成品显出挺括质感的原因之一,而以柔软的彩色熟蚕丝为纬线(横向),表现丰富的图案色彩。缂丝织造时,需要借助古老的平纹木机、不同规格的梭子、拨子等竹木工具。
缂丝手艺人在开始织造之前都需要在经线上描摹出织造图案。
这就要求其不仅有高超的缂丝技巧,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艺术悟性与审美理念,以此最大化的还原一幅书画作品在缂织上的形态与美感。
描画完毕,缂丝艺人一手持拔,一手持梭,脚下踩着缂丝机的脚踏,将装入彩色纬线的梭子穿过经线,移至所需的位置,松开脚踏,然后用拔子将纬线拔紧。
这缂织的过程,看似简单,却易学难精。因其繁复的穿梭与拔丝,整幅缂丝作品被分解成一幅像素图,织者需全神贯注,果敢决断,多挑一丝都可能使画作失去神韵。
“通经断纬”是缂丝区别于其他织造技法的最大特点。也正因通经断纬的织造方式,决定了缂丝的另一特点——修去反面多余线头的成品,花纹色彩正反两面完全一样。
缂丝与刺绣的区别在于,刺绣必须有现成底料,其成品图案与底色是叠加关系,而缂丝的图案与底色则是嵌入交织的,完全在一个平面上。
织锦和缂丝是同流同源的手工织造丝绸提花织物,而一般织锦采用“通经通纬”的织法——纬丝贯穿全幅,正面图样清晰,背面是一根根通梭浮纬,图案杂乱、织物厚重,且毛头不可剪断。
织锦纬向的梭子数量是有限制的,也因此表现图案色彩的丰富性不及缂丝。
一件缂丝成品的制作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即便是一位熟练的工人,一般一天也只能织出一两寸素地缂丝,遇到图案繁复、花色细腻的画稿时,可能一天仅能织出几厘米。
古人就有“妇人一衣,终岁方就”之说,此中寒暑交替的枯燥与寂寞唯有手艺人凭一颗守艺心,在如梭岁月中静静度过。
2009年,缂丝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缂丝的织造过程极为细致,1厘米内多达24根经线,历代人们把它与黄金价值相等同,使用者的身份也是非富即贵,素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赞誉。
宋元以来,缂丝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和摹缂名人书画。此外,缂丝还经得起摸、揉、搓,被誉为“千年不坏艺术织品”。
明代至宣德年间,重新摹缂名人书画,开创出缂丝的第二个兴盛期。艺术风格上深受吴地画风影响,愈显娟秀雅致,缂丝艺人缂织吴门画派名家画稿,名噪一时。
清代,缂丝走向全盛。宫廷内外对奢侈纺织品的需求用量增大,促进了缂丝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技艺的进步,尤其以上交江南织造府的宫用和官用品为上乘。
正所谓,艺者心,缂丝情。温吞的岁月将手艺人的沉淀与创造,织入了一幅幅精美的缂丝之中,使得其秀丽精妙之上,更添一分匠气与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