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请大家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诗歌的意思
这首诗重点写景,大家可以抓住诗中所写景物的特点来理解
诗歌的创作,很讲究,含蓄凝练,诗中的抒情往往不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而是意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咏物托物言志,所以我们要善于抓住诗中的关键字词来品味。下面一个环节就让我们一起试着字斟句酌赏析诗句
五,字斟句酌,赏析诗句
设问一本诗围绕哪两个字来写的诗人的行踪是怎样的?
设问二颔联中的几处谁家能不能换成处处家家为什么?
设问三汉联中的争和啄两个动词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设问四尾联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赏析诗句,接下来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1)这首诗围绕春行来写诗人行踪是孤山寺北贾亭西到湖东,最后到了白沙堤。
(2)颔联中的几处,谁家不能换成处处家家?因为早莺尚少,只有几处莺燕不多,不知谁家几处和谁家突出了初春事物都很稀少,如换成处处家家就提现不出早春的特点了
(3)颔联中的争和啄两个动词微妙微肖的描摹了莺燕的动态,传神的描绘了一副大自然从沉睡到苏醒而充满生机的早春图像,流露出诗人对如此美景的无限喜爱之情。
(4)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是说明诗人流连忘返,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体现了作者对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理解到这里我们就很容易体会到了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让我们一起走进情怀,理解情感
六走进情怀,理解情感
这首诗把西湖的初春描绘的生机盎然,生动传神,诗人陶醉于这西湖初春的美景中,最爱的却不是那莺歌燕舞,绿树红花,而是绿杨阴里的白沙堤诗人置身其中,饱览山光湖色之美,心旷神怡,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早春媚风光的赞美之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读来让人倍感喜悦与闲适。
同学们,古人作诗讲究其承转合起承转合。律诗虽然篇幅短小,结构上也能分出次序来。一首律诗,一般由四联构成,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往往遵循起承转合的格局。
首联起开门见山直接扣题
颔联承紧承首联延续延伸
颈联转转折变化,由此及彼
尾联呼应开头收束全诗接下来我们就以钱塘湖春行这首诗为例,来继续分析诗歌的起承转合
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点题交代游踪诗人游西湖从孤山寺北出发,到贾公亭西远眺湖面,春水初涨,云脚低垂,与湖面相接,此句从大处落笔勾画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交代人事物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颔联交代几处早莺争嘉欣树燕啄春泥,一个是早莺,一个是新燕,都是早春景物,生机勃勃,
颔联紧承首联意思或写景或叙事是首联的延续和延伸。
颔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写花和草是植物,乱花初放而未缤纷,可以预见,即将盛放,会使人眼花缭乱,芳草丛生,尚未长高技能,没过马蹄,此句写出了花草欣欣向荣的趋势颈联诗意转折由事及人,及景或由景及情及理,别开生面。
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湖东点明诗人行踪与首联呼应绿杨阴白沙堤颜色鲜明,一派春和景明的气象行不足看不够,说明诗人余兴未尽,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这样结尾有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效果。尾联议论抒情为主,点明题旨,收束全诗。起承转合,这一方面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意的波澜,一方面首尾呼应,前后相承相许,使文章或诗歌形成一个整体,我们据此来分析文本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整体性,更好地把握诗人的思路和情感
七、学法提升,提高素养。
学习诗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知人论事,了解作者
放声吟诵,读准字音,
借助注释,疏通诗意
研习诗歌,学习章法,
走进情怀,理解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