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安排在附近村上,恰逢集市,一时兴起,就赶了一趟集。
村镇集市是乡村经济的一环。今天集市开的很大,各类商品琳琅满目。蔬菜区五颜六色,绿的韭菜,红的柿子,紫的茄子,蓝的菜花,白的莲菜,黄的韭黄,都透着新鲜春。熟食有各种甜点,凉皮,饸络,神仙粉儿,烧饼。服装类也是各色款式,不一而同。
最让人兴奋的是小商品区,有你需要的各种小物件,这也许才是村镇集市的魅力。今天就看到几件小东西。二尺多长的木板,打磨很光,前面有凹槽,看了一会儿不知何物,摊主说,穿鞋的拔子。那怎么这么长的把儿?摊主对一个胖胖的女人说,她需要。那女人是熟人,骂了一声,拿了拔子给我演示了一下,还真方便。还有一个木勺,只不过没勺底儿,一问才知专用于捞大一点儿油炸食品。有的小商品极具个性化,适合特定人群。
我看上一个小果篮,极好看。摊主说,买了吧,就这一个,下回就不一定有。想想也是,这手工制品,错过也就没有第二次,所谓“过了这个村,再没这个集”。
我很少赶集,忽然觉得这集市好玩儿。
人生有如赶集。高考那年,我估错了分,急于跳农门也就慌不择路,选了自已最熟悉的师范大学,而与我一起填志愿的J选了农林大学,为防止我俩竞争,第二志愿我与他互换。想来好笑,我们第一次赶集就很盲目了。不过我也适应了。
毕业时,在招聘市场,面对各地各种岗位,也像赶集。我选择了熟悉的单位,同去的L也选择了他熟悉的地方。工作以后干的也很好,职评晋职也都一帆风顺,我走到这个行当的前列。然而最近却常常感到一种莫名的不安和空虚。
以前代课,最好的感觉是做了一道数学题,或指导学生会做了。那一年做胆结石手术,同房住了一位帅哥,妻子也是高个子美女。我当时很忧伤。那帅哥看了我一会儿问:你是老师。我说是。片刻,他又问:教数学。我惊讶:您怎么知道。他笑了:教高中?我很傻的问:您算卦?他说:不是,和你一样,都是这个摊儿上的。
他十八岁毕业就让学校留下教了高中,然后才在职学习,直到特级教师。每天晚上喝茶、做题,三十年如一日,桃李天下,自已患了肝癌。他出院不久就去逝了。
人生的选择就像赶集。你去集市,偏巧遇上个机会,你选了,就是你的命运。好与不好,也就看怎么对待了。
感情亦如此。“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这是时下一句流行的话,还有一句,“只因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这不是赶集吗?赶上了。如果世上有你有她,却没赶上呢?
所以我不认为有什么“唯一”“特定”的愛情,非Ta不行。大多数人只是在需要感情时,赶上了对方,如果差一步,也许会是别人,一样的岁月,除非你很挑剔。
人生一直在赶集。上学选,工作选,婚姻选。选来选去,都是赶上的,赶不上怎么选?一时错过,再回头,集已散;惊鸿一瞥,罗敫已嫁;蓦然回首,已是沧海桑田。
人生的起点已渐行渐远,余生己比前尘短。还有什么集等着,还有什么摊儿要摆,也只有看机缘了。
集未散,却让我思绪信马由僵的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