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一年一度的暑期补习班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前些天去表姐家,正碰上她在教育小外甥。小外甥把手藏在身后,小手紧紧攥着握成了拳头,气鼓鼓地低着头,小嘴撅得可以挂上油瓶。
“知道哪里错了没有。”
“知道了——”小外甥低声回应着,可语气明显是不服气的。
“知道的话,明天提前去补习班,和陈老师解释一下。现在回自己房间去。”
小家伙灰溜溜地跑回了自己房间,重重地将门合上。
“怎么了?干嘛对小孩子发那么大的火。”
“我昨天送他去青少年活动中心上国画班,我前脚刚走,他后脚就从班上溜出来了。老师找不到人给我打电话,你知道后来我在哪找到他的吗?这个小东西竟然在旁边的公园逗蚂蚁。”
听了这话我忍不住笑出来,“姐啊,这是童真啊。你小的时候,恐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吧。”
“我知道小孩子坐不住,所以我也没给他报什么班啊,像他一个班的孩子,从早到晚的补习班,我只给他报了国画和吉他这样的兴趣班而已。”
“现在的小孩子,真的是太辛苦了。”
“那能怎么办,别人都学他总不能玩一个暑假吧。”
现在的孩子,懂的太多,老的太早了。
“一出生就有人告诉我们,生活是场赛跑,不跑快点就会惨遭蹂躏,哪怕是出生,我们都得和3亿个精子赛跑。”
这是《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极具讽刺意味的话,但是现实往往比电影要残酷得多。
在古代的中国,就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说法,父母辈没有完成的梦想,必然会或多或少地寄托在子女身上。即使不是如此,他们在成人世界中所遭受过的挫折与伤痛,也会用“我是为你好”的名义让孩子们尽早地明白。
朋友小T,常常会和我说起她姐姐有了孩子以后的种种焦虑和辛劳。“每次我去我姐姐家,看到被逼着写作业泪眼汪汪的小家伙就觉得心疼,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常常是只有吃饭的时候才见人影。虽然那个时候的生活没有现在好,没有游戏机,没有电脑,但是我们的快乐,是真真切切发自内心的,我去小溪里捉鱼,去浅滩附近划船,这些,又是现在他们哪一个可以体验到的。”
“是的啊,有一次写作业的时候,我外甥在答题处写了“没学过”,最后交上去老师一通电话就打到家里来了。我想想也是蛮委屈的,还不让人说实话了。”
每一个做父母的人,或者是即将成为父母的人,在有了孩子之前,都会想“孩子喜欢什么就让她(他)去做呗。”可是最终却耐不住外界的压力与攀比。
“万一我现在让她(他)玩了,以后长大了她一无是处了再回来怪我当初怎么办?”
每个父母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每个孩子也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这不是他们的错,是时代的催促,“你不能停,你得向前走。”
胎前教育,入学考试,双语教程,各种形式层出不穷,每个孩子的理想都是成为科学家,宇航员,每个孩子都有心理暗示“我要赢,赢了爸爸妈妈才能高兴。”,而渐渐地被抹去了童真,成为了鹤发童颜的小老头小老太们。
七岁,是一个正常孩子刚上小学的年纪,是一个接受义务教育开始探索新世界的年纪,然而,现在,却是开始变老的年纪,更不用说发达的大城市里的孩子,在一出生,就被推着向前跑。
最后,孩子不像孩子,大人不似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