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化三清,我们来比一比

  有朋友问我简书和十五言的区别是什么,于是我打算写一篇东西来。

  嗯,这好像是到目前为止最简略的开场白……


 目录

  先说一下这篇文章的整体结构。

  “一气”部分主要是介绍十五言和简书的共同鼻祖:Medium。

  “三清”部分则是对比分析十五言和简书各自的优缺点和特色(简书部分比较长,所以提供了一个“总结”的小段落来扼要阐述重点)。

  最后的“比一比”部分则更注重于分析十五言和简书在内核本质上的差别。

  如果你觉得什么地方实在太长看不下去的话,可以直条到相关的章节看后面的内容。


 一气

  提到简书和十五言,当然就不得不提到两者共同的始祖:Medium

  这货本身可以看作一个内容发布与共享平台,即人们可以在这里发布内容长度超过140字的文章,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和别人发生交互。

  这样的概念本身当然是不新奇的。

  且不说早就存在了的博客系统,就说最近才出现的轻博客,也是类似的概念——Tumblr也可以说自己就是一个发布内容长度超过140字的文章的内容发布与共享平台——对,Tumblr的确可以发布内容,还可以共享呢。

  G+就更不说了,其对无论多长或者多短的文字都一视同仁,虽然文章的排版布局以及整体的排版布局都矬了点,但它却是无愧于“内容发布与共享平台”这么一个称号。

  那么,Medium相对于Tumblr以及G+的差异点或者说优势在哪呢?

  在我看来,这个差异就体现在对文章的组织以及推送方式上。

  我们可以比较新浪博客、Tumblr、G+和Medium的最重要的页面——首页。

  在新浪博客中,所谓的个人首页其实是一个个人发布内容管理页面——这个现在的网页云阅读也是如此。换言之,新浪博客的操作核心是个人博客——网易云阅读也是如此,不过就是从个人博客换成了个人专题/漫画/文集罢了。

  Tumblr的首页是TimeLine,是包括自己在内的自己所有关注的人的最新动态,以时间降序排列。这个在SNS网站上很常用,比如Facebook、Twitter以及国内的各种山寨品。因此,和博客系统专注于自己不同,Tumblr的轻博客系专注的是“TimeLine”,也就是自己整个关注圈的最近更新。

  G+和Tumblr基本一样,差异仅仅是体现在布局方式上,这里掠过。

  Medium则和上述这些有了显著的不同——它的首页是“编辑推荐”。

  也就是说,Medium的专注点不再是自己,或者自己关注的人的更新,而是整个网站的“优质内容”(推荐嘛,小编不可能推荐小白文的啊,除非不想混了……所以Medium系的小编很关键啊!)。

  这个首页呈现内容的不同就决定了Medium和别的网站在功能侧重点上的不同了——Medium系更注重优质内容的推送,而不是将内容简单地罗列出来。

  PS:由此我们可以推而广之,那就是更高级的内容推送不是泛泛地推送网站的优质内容,而是针对不同的用户推送适合他们的优质内容,这也是我此前几篇文章中所一再提出的。

  既然确定了关键在于文章的推送形式,那么我们就来具体看看Medium是怎么做的。

  Medium有两个概念我觉得是制胜的,一个就是首页推荐,一个就是Collection。

  前者体现了网站整体的Style和Level,而后者则让用户有了很强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一方面体现在“看什么”上,一方面也体现在“放什么”上——之所以不用“写”而用“放”,因为Collection可以说体现了一种自主性的“编辑整合”的概念,这是Tumblr所没有的——当然,国内的新浪博客很久以前就有了圈子的概念,G+也有Cycle,所以Medium只能算是在国外来了一个创新,国内的博客圈可以含笑九泉了(唉?似乎哪里不对……)。

  Medium的Collection和G+的Cycle自然不是同一个概念。Collection是对文章的统筹,而Cycle则是对用户的统筹,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由于首页推荐的存在,人们可以发现更多的好文章,而不单单是自己所处圈子里的文章,这为提升优质文章的流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点的重要意义我在《关于写作平台》里已经说过了)。一个籍籍无名的新人,可以通过写出优质文章而获得首页推荐,从而被更多的人认识——这在以往我们不得不通过不断地在SNS等平台上“广告”自己的文章或者在UGC平台上不断和别人建立“关注”关系来达成。因此,首页推荐将人们从无效的网络人际交互中解放了出来,可以更加专注于文章的写作和阅读。

  如果说首页推荐是网站级的整体性的文章推送,那么Collection就完全是个人的小团体的局部的文章推送。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么一点,那就是每个人的品味是不同的,所以大部分用户的口味和网站整体的口味在很多时候未必是相符的——更多的时候是不同的。

  所以,网站的首页推荐虽然体现了一个网站的品味,但并不是所有用户都会买账的,甚至于大部分用户是不屑一顾的——我要看的是《明日边缘》,你推荐给我《摩洛哥王菲》是几个意思?

  在这种时候,Collection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Collection由民所建,由民所管,由民所推,所以我喜欢这个Collection的Style,我就Fo,我不喜欢我就UnFo,你管不着我。

  这对读者来说可以更好地找到符合自己品味的文章,对平台来说也将寻觅好文章的事情给下方到了每个Collection的管理者上——这一步类似于众筹,让每个Collection来完成寻找好文章的活,而平台只需要逛逛一些热门Collection就好了(好贱啊~~~)。

  这可以说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另一个没前两个这么重要的微创新,就是Medium在写文行的时候给出了一个“审稿人”概念——我对Medium的创始人的学术背景不是很了解,但这个审稿人的概念实在是太学术杂志了……我不清楚实际使用这个功能的人多不多,但我感觉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功能,使得文章的质量有了一定的保障——因为我可以邀请一个审稿人来嘛~~

  文章的推荐链接这个概念不是新的,早年微软的Space就已经提出了类似的概念,名叫TraceBack。当然了,Medium里给出这个功能还是让我严重怀疑创始人的学术背景…………

  因此,上述两个特点就导致了Medium和过去的博客、轻博客以及SNS的不同——虽然本质上来说还是一个UGC平台,但这两个微创新已经能在UGC里产生出一个重要的子类了——Medium系。


 三清

  说完了国外的Medium,下面说说国内的十五言和简书。

  国内当然还有别的类似的平台,但目前似乎最有名的就是这两家吧。

  红桃九在我看来更类似Path和时光流,长文的发出与流通也是Tumblr这一轻博客系的,不属于Medium系。豆瓣更类似SNS网站,不是纯文章发布平台。百度百家和腾讯大家是大V的平台,不是Medium系的草根平台,所以不算(他们更可以看作是结合了网络杂志和Tumblr的大V产生内容草根消费内容的二元内容交互平台,本质上来说不是给普通人用的,是给普通人看的)。

  大概也就只有网易云阅读,算是有点不同了——它可以看作是博客系的演化,自然不算在Medium系内。但它也有阅读市场的概念,所以在这点上来说又接近Medium;于此同时它又分为自媒体作者和读者两类,于是又是大V-草根二元系的。当然,当我们考虑到网易云阅读本质上还是扎根于其网络电子书平台这个事实以后,那这种局面也就很好理解了。

  好了,我们忽略掉所有干扰着,真正Medium系的存在,只有十五言和简书——还有别的?不好意思,我又孤陋寡闻了,欢迎在文末提出哟~~~

  PS:这个章节叫“三清”似乎不妥,明明只有二清嘛…………


 十五言

  十五言最近改版过了,所以和Medium有了一定的不同。

  在改版以前,请允许我说十五言是Medium的“大陆汉化版”……

  代码有没有抄袭Medium这个暂且不说,我也没兴趣去比这个。但在整个界面上的确是做到了“像素级抄袭”,这个大概算是毋庸置疑——好吧,有一些像素还是不同的,嗯,这是真的(比如Medium的上方绿色进度条,这个老版十五言就没有;写作界面的右上菜单,老版十五言和Medium也不同)。

  老版的十五言和Medium似乎真的是没有不同,连那个点进去、输入文字以后都感觉我是不是握鼠标的姿势不对的Search页面,十五言都是照搬Medium的。。。

  我当然不是对抄袭和山寨保佑洁癖的人,我一直认为好的超越总是源于一定的抄袭的。

  所以,关于抄袭的问题我们就此打住。

  由于老版和Medium别无二致——除了语言不通和接入账号不同外——所以我们就不多说什么了。

  新版的十五言在界面上和Medium还是有了一定的差异化的——虽然整体风格我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大部分UI组件也是形似神似两相宜的。

  除去UI上的“微创新”,新版十五言有一个很赞的功能,就是约稿。

  Collection使得优质文章推荐这事变得草根化,而约稿则使得Collection从守株待兔变成主动出击。

  从交互的角度来说,约稿功能使得作者更有参与感,而且由于是约稿,所以Collection本身在活动期间的主题性也会变得更明显,从而是的作者可以写出更有针对性的文章。

  我们无法否认的是,如果你不告诉一个人要写什么,那么那个人的文笔再好,思想再好,写出来的东西和你所期望的主题总是有差距的。而如果你明确告诉别人要写什么,写的人的思路虽然可能会受到约束和限制,但写出来的东西一般来说总是更加切题的。

  因此,作为一个有明确倾向性与目的性的Collection,约稿功能使得Collection中的文章的相关性更强,更符合Collection的主题。

  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创新之举。

  当然了,就如前面说道Medium的时候提到的,这也让整个十五言的“学术味”看上去更浓了——有审稿人,有参考文献,有约稿,我去,这是打算做Arxiv的SNS版?

  除了约稿这点,新版十五言并没有比Medium超越太多——不过至少还是超越了嘛。

  在一些小细节上,十五言的首页可以看到热门专题,这个是Medium所没有的。Collection方面,十五言增加了推荐和热门这两个入口,是的Collection被推送的渠道更多——Medium只能靠搜索。

  如果要说十五言在理念上和Medium的不同,那恐怕就是现在的十五言比Medium更强调“写作”以外的功能,比如如何让用户可以更方便地找到更多更适合自己的文章和主题。相对的,Medium也就更专注于写作这件事自身。


 简书

  相对于“Medium中国版”的十五言,简书这个Medium系在中国的先来者则看上去更不像Medium。

  从UI界面上来说,简书和Medium是有很大不同的,虽然在最初几个版本里也不是那么地不同。

  举例来说,Medium的优美图片是放在上方的,简书则放在了左侧……

  写作界面,简书更加接近Evernote,没Medium那么小清新——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全屏”按钮让简书也变得很小清新——但一些UI设计还是能从小处看到和Medium的不同。

  下面来说一下我所认为的简书相对于Medium/十五言最大的几个UI不同。

 首页

  无论是十五言还是Medium,首页推荐的内容都是有限的,这十多篇看完了,就只能自己去各主题找了。但简书不同,简书可以通过“更多”按钮不断看过去的首页推荐。虽然总有看完的时候,但对于出来的新用户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体验——我可以看到更多的好文章。

  对于老用户来说,首页推荐的内容基本上昨天看过的今天就不会再看了,所以其实有限量只有今天刚被推荐上来的这些——而且如果一天推荐的太多,会导致部分内容在“更多页”中,导致用户看到需要点击按钮,所以其实用户看到的几率不大……(这点可以看我写的《论写文的量化宽松》《关于写作平台》)。但对于新用户来说,如果前几篇文章不能吸引新来的,有没有更多的候选内容的话,那很可能就会错失将这个来访者拖入坑的机会。

  当然,首页推荐的内容也各有不同。Medium和十五言在首页的文章除了编辑推荐的内容,还有就是会根据用户所Follow的Collection来生成一些内容,而这个在简书则全然有编辑掌控——当然,在即将到来的简书最新版中也会增加相关的功能,我们可以师母已呆(唉?似乎什么奇怪的ID混进来了……)。

  从这点来说,简书的首页推荐更有吸引力一点。

 专题

  和十五言/Medium一样,简书也有一个专题页。

  Medium的专题,就是我所Follow的Collection,然后就是一个Search Collection的功能,可以说是很简陋的。

  新十五言则有推荐、热门、我的订阅和我的主题,这四个选项。

  简书是我的订阅,我的主题,所有。

  这方面其实十五言做得更好。

  就如前面说Medium的时候所说道的,首页推荐和专题(Medium的Collection,十五言的主题)是让用户发现好文章的两个重要途径。而十五言为主题提供了两个很重要的被找到的途径:推荐和热门。

  推荐可以说是主题版的首页推送,而热门就更不用说了。

  这方面简书在专题页面是落于下风的——但简书有自己的另类的提高专题知名度的途径,这个稍后再提。

  我们注意到,Medium和十五言做到这里就基本做完了,但简书却没有,它还提供了两个独具个性的发现文章和专题的新途径:简书热门和最新动态。

 简书热门

  简书热门,将最近一个礼拜和最近一个月内最热门的文章推送到了用户的眼前,这让新人可以一下子就找到当前什么文章最热。

 最新动态

  如果说简书热门还只是一个小窗口的话最新动态就对Medium系有了一定的颠覆性。

  前面已经说过,Medium系的特色就是几乎可以说是100%彻底地将用户的精力引导向写作和阅读——写的是文章,读的也是文章。

  但在简书的“最新动态”面前,这个最本真的特色却有了一定程度的“倒退”——在这里你会发现你同时看到了文章和用户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东西,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各种交互信息。

  让我们再回头看看在十五言和Medium上我们能看到什么。

  我们能看到首页推荐文章,我们能看到Collection,我们能看到Collection中的文章,我们能从Notification中看到别人对我们的文章点赞了,评论了,收到Collection了。

  这就是纯正的原教旨Medium系所能看到的全部。

  你看,我们看不到具体的用户发表了什么文章,我们只能看到Collection收录了什么文章;我们看不到谁对什么文章发表了什么评论,我们只能看到谁对我的文章发表了评论。我们看不到关于具体用户的任何具体信息,我们只能通过文章的活动来“推测”用户的活动。

  可以说,用户在原教旨Medium系中是单纯的文章创造者,而和整个平台所呈现的交互一点关系都没有——用户是放在很次要的位置上的,文章才是首要,Collection才是首要,用户一点都不重要。

  但在简书这个Medium系的异类中,情况发生了变化,而且是根本性的(虽然简书的首页写的是“找回文字的力量”)——

  在最新动态中,我们能看到大量的用户行为——对,是用户!

  我们能看到谁写了什么,我们能看到谁评论了什么,我们能看谁推荐了什么,我们能看到谁关注了谁——都是谁!

  因此,如果说原教旨Medium系在交互市场中的唯一交互产品是文章(关于这里术语的使用请看我之前写的《交互是种资源》),那么在Medium系的简书宗(怎么感觉写下去就要开打宗教战争了……)中交互市场中的资源是二元的:文章,和,用户。

  文章已经不再是唯一的重点,写文章的人,甚至是评论文章的人也成为了一种很重要的元素——这点在你注册简书的时候应该就能体会到了:这里的用户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读者。而在原教旨Medium中,一切用户都是作者,没有例外。

  这么做对于推广文章的重要性我在《关于写作平台》中已经提到过了。对于用户来说,在原教旨的Medium系中的用户如果不写文章只是评论的话,那他的一切活动都只局限在自己和所评论的文章的作者中,然后就是以文章为媒介的别的浏览者。换言之,如果某个作者写的文章很小众,或者写的文章的标题和猥琐,那么你和他的交流将只局限在你们俩之间;而在简书上,你的交流会通过最新动态被广播出去,从而即便别人对这篇文章本身没有什么兴趣,却可能因为你的评论本身的质量很高而被吸引过来。

  因此,对于用户来说,简书宗的做法比原教旨宗更具亲和力和吸引力,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用户黏性——如果不考虑文章本身那起决定性的用户黏性的话。

  更神奇的是,简书宗的最新动态,除了让用户可以看到文章本身以外的更多交互外,还提供了“最新文章”这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就和专题里的“所有专题”一样,最新文章是不管你有没有Follow一个用户,只要他写了文章,你就能看到。

  这可以说是毫无技巧可言的纯蛮力的行为却让我十分欢喜——因为,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就是,不可能一个Medium系平台上的所有用户我都会去Follow,也不可能每个新用户我都会知道,因此就导致了会有很多潜在的好作者所写的好文章我是不可能在第一时间里看到的——这对作为读者的我和作为作者的他/她/它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损失。而最新文章的功能就将这个损失给弥补了。

  因此,如果说最新文章增加了文章被发现的概率,那么最新动态的交互广播就是对这种发现的增幅器,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使得Medium系简书宗中一篇好文章被发现的概率将远远超过Medium系的原教旨宗。

  也因此,虽然简书不再是单纯的只将用户的注意力聚焦在文章上,但这一做法本身对于文章来说却是有好处的。

 用户相关

  既然简书将原本属于SNS世界的交互元素引进了进来,那么我们自然需要关注一下交互的核心单位——用户。

  和原教旨Medium系不同,简书中你是可以Follow一个用户的——这是典型的SNS元素。

  也因此,虽然原教旨Medium系中也有用户,但在简书宗里的用户却能看到更多的信息。

  在原教旨宗中,用户界面我们可以看到用户最受欢迎的文章(一篇)、用户写的文章、用户所开的专题,以及用户最近所推荐的文章——在Medium本尊里我们可以Follow一个用户,并且在Notification中显示所有Follow用户的最新动态,但在十五言里却没有对用户的Follow。

  而在简书里,能看到的信息则多了很多:

  用户订阅的专题(最近新增,早上我被它坑了……)、关注了谁、被谁关注了、写的文章、写了多少字、总共获得多少喜欢,以及所有的交互。

  比原教旨多的部分,几乎都是SNS系所特有的交互元素。

  不但如此,简书在原教旨宗的三个页面之间的切换比原教旨宗本身要方便很多——原教旨中这三部分是纵向排列的,每次点击都是刷新全页(十五言里在用户推荐文章里居然没有连接直接返回用户页面,这是挖坑么?),而且如果你看的是最下方的内容,返回用户主页后就很自然地跑到了最上方,不方便我看下方的内容。在简书中是在上方以Tab的形式一字排开,不会因为页面跳转导致找连接还需要向下滚动的情况发生,更重要的是,简书不会页面全部重刷。

  可见,虽然这样的界面比较不Medium,比较SNS,但从整体用户操作和体验来说,简书的用户主页更好。

  当然,原教旨宗的用户可以设置个性背景,这个很赞。

 其它

  评论方面,原教旨宗都是弹幕和划词弹幕的形式,简书则是传统SNS式的文末评论。

  我个人当然是更喜欢弹幕形式的,这个已经写过无数篇文章来阐述了,不再废话。

  简书提供白天/黑夜双模式切换,这个用户体验很好——特别是原教旨的背景都是白色,看久了很眨眼,所以简书提供的黑夜模式顿时让我如痴如醉(花痴星星眼既视感有木有!)。

  简书提供的“简信”是一个很赞的功能——特别是早年不支持评论(当时Medium好像也不支持评论),通过简信来做和作者沟通(简信还可以划词评论太酷了)真的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有的时候SNS元素真的不需要那么多。

 总结

  关于简书说了很多,读者肯定会感到很散,甚至于大部分读者很可能压根就看不下去,所以这里特地提供了一个总结的部分。

  简单说,简书是原教旨Medium系上增加了一定的了SNS的元素,从而强调了用户的重要性——原教旨Medium系是很弱化用户而唯一突出文章的。

  界面上,简书基本可以认为已经脱离Medium自成风格了,这点比十五言优。

  相比十五言超越Medium是功能性的,简书超越Medium是体系性的,那就是前面所说的强调了用户的概念。以此为基础的最新动态使得用户的交互变成了简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展示内容。

  在文章推送方面,简书的推送渠道更多:除了Medium系传统的首页推荐和专题,简书多了最新动态、最新文章、一周/一月热门这写渠道,使得新人和新文章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播,降低用户发现文章的成本和门槛——这些都是原教旨Medium系所不具备的。

  虽然过度交互对UGC平台来说未必是好事,特别是Medium系这样以文为核心的UGC平台,但不可否认,适当地引入SNS元素还是很好的——关于如何算是适度的相关讨论可以看《弱社交》


 比一比

  下面,我们就来面对面地对比一下Medium、十五言和简书,为这篇文章做一个总结。

  Medium相对于传统的博客系统,最大的贡献就是建立了一个文章交流的统一平台,而传统的博客系则基本可以认为是各自为政的——即便新浪博客等有圈子和广场的概念,但从用户登录界面以及各博客提供的连接就能看出,它还是邦联式的,而Medium已经跨入了联邦式的行列。

  Medium的这一创新,具体来说就是首页推荐和Collection,使得Medium从博客系中演进而出,成为了独立Medium系。

  十五言基本算是忠实沿袭了Medium系的精髓,所以是Medium系原教旨宗的中国代表(这Title好高大上啊!)。它相对Medium更强调了Collection的重要性——推荐,热门,约稿。

  简书则是Medium系的另类,独辟蹊径地将SNS系的元素引入了进来,从而走出了原教旨宗不同的简书宗(我擦,又一个高大上的Title!)。和原教旨不同,简书在强调文章的同时,也强调了用户的重要性,并且为文章和用户提供了各种不同的推送渠道,从而使得简书上的交互传播得更快更广。

  如果抛开上述所有的细节,那么我们可以这么来说:

  Medium和十五言是以文章为核心,而简书是以交互为核心——文章和用户都能产生的交互。

  这就导致了两者的定位的不同。

  在阐述这种不同以前,我们来看两个貌似完全无关的货——腾讯大家和网易云阅读。

  在开头已经说过了,腾讯大家是大V写文草根读文的二元阶级体系,网易云阅读则是自媒体写文读者看文的二元阶级体系,其本质就是:有一个专门的写文阶级,和一个专门的读文阶级。

  这其实本身没什么,简书还提供读者模式和作者模式呢。

  但问题在于,这一二元分立的设定使得无论是腾讯大家还是网易云阅读都更接近于一种类似于报刊订阅的电子杂志平台,只不过现在办杂志的是一个人而不是以前的一个社团。

  这个例子就是为了说明:平台基础设定的不同,本身就会极大地影响整个平台的定位。

  在UGC网络中,一个很自然的现象就是会出现所谓的“有名的发文者”和“看文章的人”这样两个阶级,虽然和腾讯大家这种极端的二元对立阶级不同,这里的两个阶级之间的过渡往往是很模糊的渐近演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阶级分野总是会出现的。

  既然存在写文会有很多人看的大V,和专门看人写文的读者,那么平台是否会让这两个角色(以及其间的各种角色)相互转化,就对平台的定位及受众范畴有很大的影响。

  就十五言来说,这种转化的难度较大——一个专门看人文章的人,偶尔的评论,很难在大范围被人看到,而在简书,这样的事情会更容易发生。

  因此,十五言中,两个阶级的人的身份是很难发生改变的——专门看文的人很难因为交互所带来的激励而变成写文的人;而在简书,这样的转变相比来说更容易发生。

  也因此,十五言更接近腾讯大家这种,会成为一个更加草根化的发布-订阅系统。

  而简书,则更加倾向于成为一个大家以文会友的场所——说来也奇怪,引入SNS元素本身弱化了文章的重要性,但却由于SNS的巨大催化剂效应使得文章在这里更容易流通,读者也更容易变成作者。

  PS:当然了,关于十五言和简书读者转化为作者的比例和速率到底如何,我这里没有数据。因此上述论断完全是建立在对机制的分析上而武断地给出的猜想,欢迎两家BOSS提供数据来支持或者推翻我的臆测,嗯嗯。

  从这点来说,十五言恐怕更适合作为知乎或者果壳或者松鼠这样的网站的衍生,因为这三个社区本身就更符合前面所说的十五言的那种弱发布-订阅体系,以及那种读者不太会转变为作者的体系(不是说不转变啊,强调一下)。

  而简书恐怕更适合无大V模式。

  这样的定位,使得这两个系统之间很可能会出现“擦肩而过”的火药味,而不是正面冲突——当然,这一切都看这两个货实际上如何运营、宣传和引导用户。毕竟,就算是报刊杂志,要掀起论战也是可以惊天动地的。

  当然,无论如何,我个人始终坚定地认为简书和十五言都已经超越Medium本尊了,这点是可喜可贺的。


 喵

  嗯,对这几个货的分析比较基本就到此为止了。

  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444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421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036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63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6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02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11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80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36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14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90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48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31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1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67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7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