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麦大人
09
这年春天,李白得知老孟要去扬州,于是托人捎信,两人约定在武昌见面。
登临了武昌盛景黄鹤楼后,他们一起去酒楼痛饮起来,酒至半酣之际,李白热情洋溢地吟诵出这首《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我们敬重的老孟,以风流潇洒闻名于世,少年时鄙视功名,到了暮年醉卧山林。在明月之下醉态可鞠,不事君王却迷恋花草,他那高山一般的品格,在此一揖向您致敬了!
两人一生有着类似的经历,性格飘逸超然,感情似行云流水,纵情山水之间,不愿被俗世缠身,英雄见豪杰,自是惺惺相惜。
看着老孟远去的小舟,李白怅然若失,心头一热,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离别诗,并无伤感的基调,既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
在这浪漫的时节,烟花三月的扬州,应该别是一番风味吧,李白的心绪不禁飘向了远方。
740年,“七绝圣手”王昌龄被贬岭南,途径襄阳,就是那个写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边塞诗人。
老朋友多年不见,老孟心里是说不出的高兴,于是准备了丰盛酒宴,以尽地主之谊。
三杯酒下肚,他不顾背生毒疮,医生千叮万嘱要忌口的禁忌,拿起筷子嚼起了美味可口的河鲜。
结果毒疮复发,就此一命呜呼,终年52岁。
作为朋友的王昌龄,估计余生都心怀愧疚。
真是天意难测,世事无常,孟浩然也为他的任性,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10
孟浩然一生求官不得,是大唐有记录的2536位诗人里,唯一没有做过官的诗人。
在求学入仕的黄金时期,他却耍个性荒废了大好时光。
等到真正想明白的时候,他已不再年轻,过了不惑之年还去跟那些年轻小伙子竞争,知识储备和个人精力都不占优势,结果可想而知。
有人说,每个人一生里,都有三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孟浩然也是如此,幸运之神也曾眷顾于他,只因自己的任性,一而再再而三地错失了。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
意思是,上天赐予的东西不接受,反而会受到惩罚;时机到了不行动,反而会遭受祸殃。
本因在入世的年纪,他却选择了出世,放弃高考机会;然而到了出世的光阴,他又想着积极入世,执着于功名。
有多少人,被执念害了一生!
孟浩然的人生,就是一盘乱棋。
正如那句话所说,如果你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安逸,那你就必须在该享受的时候,独自去拼搏。
作为成年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选择了这个因,就注定会得到那个果。
愿每个人都能慎重对待自己的选择,在正确的时间,去做正确的事,而不是相反。
其实,人生不过六个字:不害怕,不后悔。
前半生不害怕,后半生不后悔,共勉。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