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老同学来京小聚,茶余饭后免不了家常里短,听着对方诉苦般的絮絮叨叨,我也想着自己的烦恼,是啊,如果跟自己的困惑较真,那谁的人生不是一团糟?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前的社会,焦虑也成了一种新常态。工作安稳的焦虑自己的死工资,高薪水的又在焦虑明天是否会失业;没房的焦虑房子,有房的焦虑房子不够大;没钱的焦虑挣钱,有钱的焦虑没有做好投资......焦虑几乎渗透到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将视野切换到日常工作中,如果给当下的职场人做一个客户画像,那么"等不得、坐不住、慢不了、静不下"这些标签可能也会频繁呈现在众人面前。有的人听到一起读书的同学创业成功了,一下子乱了自己的方寸,满脑子都是华为35岁老员工被开除的新闻,终日惶恐不安;有的人看到当前一起入职的同事被提拔重用了,顿时也沉不住气了,工作中的那份匠心少了,千方百计去走捷径的想法越来越多;还有的人稍微遇到一些工作或者生活中的困难,便唉声叹气,稍有不顺心便火冒三丈,根本舍不得静下心来剥丝抽茧,精雕细琢,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去一步步战胜眼前的那些困难。
随着15年的股市杠杆牛和16年的房市政策牛,财务自由成了很多普通人心中的理想和短期目标,赚快钱便也成了很多人的执念。吴晓波做过一个关于财务自由方面的调查——你认为什么叫财务自由,大部分人认为是短时间内获得巨额财富,可以够一个人一生去享用。且不说那些财务自由的人本身就凤毛麟角,单论才华及运气,甚至于后天的努力,一般人可能穷尽一生都无法企及。
清朝名臣曾国藩并非天赋异禀,却位极人臣;出身文人,并不懂武的他靠着“结硬寨,打呆仗”却成为湘军领袖。后人对他的评价是上天赋予他的智力和体力,本来只够他完成一生事业的十分之一,本着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心,他把自己的精力和体力逼到了极限,发挥了超出上天赋予的十倍能力。他曾曰“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纵观他一生将诚和拙用到了极致,即便到了晚年一只眼睛失明,甚至在离世的前两天仍然坚持读书、写字、自省。而这一切的成功不就源自于他脚踏实地和数几十年如一日地认真钻研么?
金马奖夺奖热门影片《影》中让大家惊艳的是剧中健壮如牛和枯瘦如柴的两个角色全是邓超一人饰演,张艺谋导演在《晓说》节目中谈起为了保证演绎效果真实性,演员需要短时间内增肌和暴瘦,这两个角色相差之大要求演员不仅演艺精湛而且需要能吃苦,在众多演员中选择邓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为戏痴狂不怕吃苦的敬业精神。在高晓松抛出邓超属于老天爷赏饭吃还是祖师爷赏饭吃的刁难问题时,张艺谋直言邓超属于后天努力磨炼取得,并且谈及饰演女主角的孙俪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无论台词还是角色需要的软技能都会提前准备,也正是他们敬业和专业的态度,让他们不同于那些流量小生而取得了如今事业上的成就。
杨绛先生在世时也曾经流行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年轻人特别崇拜杨绛先生,于是高中毕业的时候便给杨绛先生写了一封长信,表达了自己的仰慕之情并倾诉了他的人生困惑,杨绛先生给他回信了。淡黄色的竖排红格信纸,毛笔字。除了寒暄和一些鼓励晚辈的话语之外,杨绛先生在信里其实只写了一句话,态度诚恳而不客气:“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所以,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野心时,与其低质量地幻想和自我怀疑,不如从小角色做起,静下心来学习,高质量地夯实自己。
回到我们的工作中来,每个岗位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不同人在相同的岗位做相同的事情结果却不一样。俄国著名艺术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员的自我修养》中说过“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一杯陈年好酒,对于不会喝的人是苦涩,对于懂酒的人是芳香。一段时光和一场际遇,对于珍惜它的人是难忘的经历,而对于目光永远停在远方的人来说是一种奴役。很多人对于成功有着非凡的执念,不管方向正确与否,总是一路狂奔,弄得遍体鳞伤,这一路下来平添了诸多的烦恼和迷茫。迷茫不是青春年少时的专属,在那些没有聚焦和掌声的日子里,我们或许应该放下对远方的灼灼期待,放下对角色的焦虑,踏实做事,过好当下,在平凡的岗位中潜心钻研,习得一技之长。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也许突然有一天,或金钱或精神你会收获一笔巨大的财富。
两粒沙 写于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