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印象较深的有一处对陆游和毛泽东的同题词作《卜算子咏梅》的分析。孙教授评价陆游的词属上品,南宋时期的他,“身处逆境,报国无门,不改恢复壮志,为诗骨气奇高,难能可贵。”在孤独和寂寞中,“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诗人以梅花自况,坚守心灵的恬定;“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一个“香”字引申出悲剧的的崇高境界,奇崛而警策。但是毛泽东处于1961年国际局势的逆境中,他的《卜算子 咏梅》就“反其意而用之”,唱了反调,无论是意境还是精神层次上都有所超越。首先,反在对局势的估计,虽然形势严峻,“悬崖百丈冰”,但“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坏事总会转化为好事,逆境总要转化为顺境,一切都是春天的前奏。其次,毛泽东的哲学是即使孤立也不能陷于孤独,所以在未定稿中“独有花枝俏”,在定稿中该为“犹有花枝俏”,强调了自得、自如、自在之态。再次,毛泽东不同意陆游的悲剧感,梅花的任务,只在报春,只在预言,只在历史的远见,而不能满足于当一个单纯的洁身自好的悲剧人物。他把梅与春的关系定格在一系列的矛盾消长之中:送春、迎春——争春——报春,抒情意脉贯穿,首尾呼应,在统一的层次中从容递进,越发显出主体精神的强劲。
“反其意而用之”笔法让同题的两首词有了截然不同的风格与意境,孙教授既有类比分析,又有对比分析,为我们的文本解读学习打开了又一个视角。
后来读到苏轼的《浣溪沙》一词,发现词中内容竟多处运用了“反其意而用之”的方法。这是否可以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切入点呢?我认为可以进行尝试。
词作内容如下:
《浣溪沙》(宋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从词中小序可知道写作背景,这首词是苏轼游览清泉寺和兰溪时所写的。据《东坡志林》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苏轼在那里买了一块儿田,但因为来回看地而生病了,便去找一位叫庞安常的聋人医生看病,这位庞医生虽然身有残疾,但却颖悟过人,被苏轼赞为异人,苏轼病愈后,与庞安常相约同游清泉寺,寺院紧邻兰溪,溪水向西流去,于是苏轼即兴作词一首,两人痛饮开怀后方归。
词的大意是,山脚下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松间的沙路干净得一尘不染。日暮雨声潇潇,其中还夹杂着杜鹃鸟的啼叫声,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年轻一次呢?这寺门前的流水尚且能够向西流, 不用哀叹白发生,以老去为悲。
词的上阙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了暮春兰溪雨后的景色,“兰芽浸溪”,透出生机与活力,“沙路净无泥”,可以看出溪水清澈,沙路洁净,后面写雨声和杜鹃的叫声,既有暮春时节的季节特征,也是作者心情的一种写照,这两种声音都有些凄切,容易引发人的愁绪。作者此时正因“乌台诗案”在贬官期间,遭受打击的他觉得此生无法再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开始计划买田种地,对于心比天高的作者来说,心中的无奈与惆怅实在难以排遣,所以当听到雨声夹杂着杜鹃叫声时,这种复杂、忧愁的心绪便从笔端自然而然地流泻出来了。
但苏轼毕竟不同于常人,他的昂扬斗志,他的豁达心胸无人能比,于是,在下阙,一个反问句“谁道人生无再少?”一个感叹句“门前流水尚能西!”极大冲淡了上面那淡淡的愁绪,“黄鸡”来自白居易的诗,有感慨黄鸡催晓,朱颜易老的哀伤之情,此处用典,一反常意,即使有白发也不觉得时光老去。就像他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里“老夫聊发少年狂”一样,只有豪情壮志,并无自怨自艾。整首词从写景到抒怀,到用典,流畅自如,富含哲理,水到渠成,既给人以清新自然的美感,又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苏轼的一生是充满传奇的一生,苏轼的人格魅力在文学史上更是熠熠闪光。他的坎坷遭遇、他的多种才情、他的豁达乐观无不为后人所津津乐道。所以学习一首词,我们还要带领学生走进一个词人的精神世界。
“大江东去浪淘尽”“一江春水向东流”“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也是我们已有的常识,江水都是向东流的,可是在这首词中,苏轼却发现了“溪水西流”的独特美景,性格狂傲,不服老的他自然而然抒发了“谁道人生无再少?”的豪情,接下来,更是一反白居易的“黄鸡催晓,时光易逝”的典故,悟出了“休将白发唱黄鸡”的道理。寻独特之景,抒独特之情,悟独特之理,通过“反其意而用之”,苏轼把他的乐观与豪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由景到情再到理,通过反复吟咏词作内容,可以让学生学习了解“反其意而用之”的笔法之妙,从而感悟词人与众不同的豁达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