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下班的路上用kindle读完了这么一本薄薄的小书,阅读过程中下载了itimelog开始记录自己的时间花销,但记录有什么用呢?管理时间最终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知道时间管理的概念应该有两三年的时间了,中间断断续续读了一些跟时间管理相关的文章和书籍,也做了时间管理方面的粗浅尝试,例如做番茄钟,但中途由于觉得反受其累(因为要一直打开手机),又放弃了;用app记录自己的重要事件的时间花销,但仿佛只停留在记录上,似乎是为了给自己以安慰似的。现在又读到了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法,这个将时间管理做到极致的人,56年如一日地记录自己的大小时间开销,我被他所取得的成就诱惑,被这种规律的记录带来的充实感诱惑,也开始分门别类地记录我自己的时间花销。
但是,我学习,我实践时间管理,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因为花花世界诱惑太多,而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少。因为想做的事情太多,而清晰明确循序渐进的计划太少。
我想要工作出色,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我想要生活精彩,读书看剧旅游约伴都不能少;我想要家庭和美,上有老下有小得照顾周到;我还要身体健康,吃好睡好最好还得有空跑跑......
正如书中所写,除去一天中必须支出的如睡觉吃饭洗漱等标准时间,一个人能够支配的时间大约在10小时。这10小时包括通常人的上班时间。但对我而言,上一节课就是实打实的2小时,倘若一天上四节课,8个小时一完结,一天差不多也就过完了。所以,说是时间管理,其实更大程度上,我是要管理自己的业余时间,这个时间是不固定的,课少则业余时间多,反之则少。那么,怎么管理呢?
先来看看我最近记录的,除了吃喝拉撒睡之外,我的主要时间去向:上课,课后工作,备课,此三项算作工作类;照顾宝宝,洗衣做饭跟家人聊天,算作家庭类;读书写字算作学习类;刷圈看剧算作娱乐类;此外还有社交类,健康类。
从轻重缓急四象限来看,重要且紧急的事务,如工作(其中的绝大部分),必须优先安排,这样的时间不属于被管理范畴。最需要在时间范畴下被管理的事务是第二象限,即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对我而言,第二象限中涵盖两大块目标任务。一是工作,需要提升目前所教科目的系统性和专业性,提升自身的学术能力,拓宽自己的授课科目,提升自己在行业里的影响力。二是自我提升。每个人的兴趣与追求不一样,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没有好坏对错。对我而言,我给自己设立的目标是,能够流畅地使用英语,能够写出简洁通顺有条理的中文文章。在这样的目标下,我需要大量地输入英文,包括书面的和口头的材料,同时大量阅读中文书籍,并且不断梳理自己的想法并使之成文。而不论是哪一项工作,都必须稳扎稳打,有思考有输出,不能匆忙。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之下,为自己设定具体的任务与计划,在自己可支配的时间里,将这些计划作为时间安排的最优先考虑。在这当中,有很多工作是需要整段时间的投入的,但也有一些是可以在碎片时间里完成的。例如,通勤路上,阅读就是最好的选择;课间休息,写课堂反馈,做资料整理。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步,减少由手机使用带来的时间碎片化。
但作为家庭的一份子,作为社会的成员,不可能只关注工作与学习,我必须投入时间在家人和朋友身上。从近几天的时间花销记录来看,我有很大一部分空闲时间花在了照顾宝宝上。这本来是一个无法避免的人生阶段。但时间毕竟有限,因此需要在不影响我和宝宝关系的前提下,提高陪伴质量,适当减少陪伴时间,适当放手。当然,也可以在照顾宝宝的同时做一些可以兼顾的其它活动,如吃水果,简单的身体锻炼,简单的家务,外出散步等,一方面减少了额外的时间花销,同时也增加了陪伴时的多种体验。除此之外,每周保证一次和爸妈及妹妹的通话,可以在通勤路上或陪宝宝玩耍的时候进行。社交方面,由于现在宝宝太小,基本保持一个月1-2次即可。
粗粗这样算下来,要做的事情依然不少。只好牺牲一些日常的娱乐,相信时间合理使用之后,牺牲也不复做牺牲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