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分答」停止服务,已经过去了两个星期了,对于一个刚刚融资2500万美元的热门产品来说,这种状况显得极度不正常。
时间回到两个多月前。“请问作为亚洲首富的儿子,您的人生还有什么买不起的?”“你啪啪啪喜欢什么姿势?”关于王思聪的几个问题,直接让分答的各项数据冲上了历史最高峰。没有疑问,起初分答是由大V们点爆的。
分答早期的厉害之处在于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断运营出新的话题点,只不过消费的对象从王思聪转移到佟大为、木子美等明星网红身上。
基于明星效益和粉丝经济,6月份初期,分答更像是会发展成为一个提供轻娱乐轻社交的问答社区,以社交为主,知识回答为辅。毕竟相比较漫长而纠结的知识变现,社交和娱乐领域更具有爆发力。
60秒语音太短,难以承载复杂知识。经验需求越强越稀缺,除非有独家内容,否则很容易找到免费替代品,比如知乎。态度,一般人的态度很少被关注,大V除外。
倒是联想在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产品「知了」,要做一个在 IT 科技领域的知识问答产品,但当我看到极客公园报道文章中的一段话时,我忍不住笑了:
“宋铮告诉我们,杨元庆在准备联想粉丝节的时候给了他三分钟的时间报告这个事,而杨只听了一分半的时间,就问了一个问题,「这个平台是你们自己做还是放在分答上面去做?」宋铮回答说是他们自己做,杨元庆说「非常好,我非常支持你们这样的创新,联想就需要这样的创新。」于是「知了」就这样诞生了。”
垂直领域也不乏跟进者。
比如,垂直财经类中金在线就推出了「财视自媒体」付费阅读/视频高端服务模式。
再比如,职场社交应用脉脉也推出了语音问答。
这并不奇怪,因为类似于「分答」的付费语音问答产品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连和菜头自己都可以搞一个,还有什么不可以呢。
垂直领域看似道路更狭窄,没有分答这样的娱乐性炒作传播,但道路却是比之清晰的。不说别的,光专业运营这一点,都是泛领域化无法去集中钻研的。付费,无非要的是你有我想要的,你有价值,最重要你足够专业,所以专业就是垂直领域最大的优势!
拭目以待,知识经济正在走上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