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媒介即隐喻
“他不是那种为了看时间才看钟表的人”
这句话怎么理解?看时钟看的是分秒,然而分秒在自然界有真实的存在吗?那只是人类对时间的一种计量单位,它把时间从人类的活动中分离开来,自从有了钟表,我们忽视了日出日落,大自然的权威被取代了,永恒自然也不存在。
回到开头那句话,那看时钟的时候还应该做什么呢?要思考!就像上一段一样的思考,对“分分秒秒”这个概念思考,最终我们发现,时钟机械给我们呈现的,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观念,换句话说,“看钟表”就是人类在用自己创造出来的机械和自己对话。
“信息是对世界切实明确的说明,媒介,更像是一种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的暗示来定义这世界”
举个例子:当上帝只存在于《圣经》中的时候,我们脑海中的上帝的形象应该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当上帝存在于越来越多的作品中的时候,或许我们脑海中上帝的想象越来越接近了。
文字是一种媒介,图像是另一种媒介。它们更像是一种隐喻,当你在观看它们的时候,它并没有将上帝的形象强加于我们,而我们的潜意识里的上帝的轮廓却逐渐清晰起来,这就是 “隐蔽但有力的的暗示”。
第二章:媒介即认知论
“对与真理的认识是同表达方式密切关联的。真理不能、也从来没有,毫无掩饰的存在。它必须穿着某种合适的外衣出现,否则可能得不到承认,这也说明了“真理”是一种文化偏见。
如何理解“真理的认识是同表达方式密切关联” ?举个例子:民间口口相传的历史奇闻逸事与正史中记载的事件相比,你更愿意相信哪个?“口口相传”用的媒介是语言,“正史记载”用的媒介是文字,因为正史被记载要经过作者多次斟酌,能成为正史也需要很多人去审阅,而口头上的语言表达更为随性,更容易产生。所以,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相信正史中记载的事情(当然,正史中的事迹也很可能被当权者歪曲,这是个别情况)。这么说的话,即使你说的是真理,但是如果你选择了一条不适合的“外衣”,那么这条真理就很难被大众所接受。又因为不同的时代,会伴随着新媒介的产生,从原始的动作,到口头交流,到文字交流,图像、视频交流,以及如今的互联网,这都会使不同时代对同一条真理存在一定的偏见。
尼采说过,任何哲学都是某个阶段生活的哲学。我们应该加一句,任何认识轮都是某个媒介发展阶段的认识论。真理,和时间一样,是人通过他自己发明的交流技术同自己进行对话的产物。
认知论是一门有关知识的起源和性质的复杂而晦涩的学问,上一章中谈及“媒介即隐喻”,隐喻是共鸣的动力,使人们能超脱于媒介而去了解作者所想传达的意思,此时,可以说,媒介即认知论。
正如上一段所说的,每个时代都有新的媒介产生。但并不是说新的媒介的外衣比旧媒介好使,只能说各有特性。比如当下社会,自媒体的公信力显然不及文字(书籍、报纸……)所传播的信息。
第三章: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
第四章: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
“对于印刷机统治美国人思想的那个时期,我给了它一个名称,叫“阐释年代”。阐释是一种思想的模式,一种学习的方法,一种表达的途径。所有成熟的话语所拥有的特征,都被偏爱阐释的印刷术发扬光大: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于自相矛盾的憎恶,超常的冷静和客观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到了19世纪末期,由于某些我急于解释的原因,“阐释年代”开始逐渐逝去,另一个时代出现的早期迹象已经显现。这个新的时代就是“娱乐业时代”。”
书中三四章分别讲述了印刷机时代的美国,书籍对美国人物质、精神的影响。书名《娱乐至死》中所说的“娱乐”是指的电视的风靡,人们纷纷抛弃了书本,而去追求这种新兴的(对于那个时代)、直观的、不需多加思考便能理解的新型媒体。然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印刷机”所带了人们很多的积极的影响却已慢慢逝去,即上面所说的“阐释年代”远去,迎来一个使人们忘记原本的思想方法、学习方法、表达途径的“娱乐业时代”。或许从严谨的“印刷机时代”走向“电视时代”让作者(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1931-2003))对二者的落差感到呜呼哀哉,但是如果作者看到如今“网络时代”的“盛景”的时候,不知道他能做何思考。
第五章:躲猫猫的世界
电报可能已经使这个国家成为“一个社区”,但这个社区却是奇怪的,因为这里住着一群彼此之间出了了解一些最表面的情况外几乎一无所知的陌生人。
促使“娱乐业时代”来临的第一个先锋手就是“电报”,它使信息的传递不收空间的限制,更加的具有时效性。然而,这真的没有什么坏处吗?在此总结本章作者的几个观点:
1.信息的价值不再取决于其在社会和政治对策和行动中起的作用,而是取决于它是否新奇有趣。电报把信息变成了一种商品,一种可以置用处和意义不顾而进行买卖的东西。
电报的普及,使我们能大大缩短“事情发生”到“知道事情发生”之间的时间差,,同时也解放了我们的视界,然而,相对于传统的报纸相比,电报内容的质量和用途却大打折扣。“报纸的财富不再取决于新闻的质量或用途,而是取决于这些新闻来源地的遥远程度和获取速度”。是的,印刷机时代报纸实效性不及电报,但是其文字“散发出震撼人心的魅力,愉悦着人们的耳朵和眼睛,这是’阐释时代’的绝唱”。商人把新闻来源地的遥远程度和获取速度当作噱头,人们似乎以一种不去了解就显得自己落后于时代的心态去接受这些新闻。但是,那些确实一些脱离大事件背景的片段,如果单纯的只了解这些片段,则显得毫无意义。
举个例子:当一则苏格兰独立运动的消息传来,而你不知道苏格兰在哪?苏格兰为什么来独立?能否独立?……这时,这一条苏格兰独立运动的消息对你来说一文不值,如果想要这条消息变得有价值,何不去阅读那些能够为你叙述整件事件来龙去脉的文章,同时拥有见解独到的文章呢?而这些文章往往藏身于权威报纸杂志中,但可悲的是,很少人愿意这么做,因为他们了解这条消息只是想让别人觉得他“与时俱进”、饭后说话时能插几句话罢了。而这,就是“娱乐业时代”的特征,一群一无所知的陌生人。
2.你心中有很多想法,但你除了把这些想法提供给记者制造更多新闻外,你无能为力;然后面对你制造的新闻,你还是无能为力。
或许你有一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自信,面对每一条新闻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你不是记者,你只能期待着有一天走在街上,能有一名采访你,然后你洋洋洒洒的表达完自己观点。然而,对于记者来说,他只是多了一条新闻,也就是说,你对新闻的观点,还是新闻,你无能为力。当然,现今的互联网,人们处在一个Web 2.0 时代,人人都可发声,这是一个极大地改善。
3.它带给我们的是支离破碎的时间和被剥削的注意力。
这一条相信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通过这些片段的新闻,我们了解每件事,但都只是看到了表面,我们放弃了思考,习惯了接受。“信息-行动”的天平向信息那边倾斜,信息的输入很大,但是行动的很少,或者说只停留在口头上,(这就是常说的“Keyboard man”),然而这毫无价值。同时,这些事情很大程度都跟我们没关系,“过去我们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搜寻信息,现在是为了让无用的信息派上用场而制造问题。”
同时,电报也使得公众的对话有了明显的转变:“其语言是新闻标题的语言——耸人听闻、结构零散、没有特别的目标受众。新闻的形式类似口号,容易被记住,也容易被忘记”
摄影跟书写是有本质区别的:
1.摄影是一种指描述特例的语言,在摄影中,构成图像的语言是具体的。与字词和句子不同的是,摄影无法提供给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观点和概念,除非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把图像转化成观点。
2.照片没有句法,这使它无法同这个世界理论。
可能上面的观点对于摄影爱好者还说一下子很难接受,文字是艺术,摄影也是艺术,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如果摄影脱离其相应的意境还能叫做艺术吗?
举个例子,《蒙娜丽莎》如果放在街边,路人可能只是会觉得这只是一副画的不错的画像。但是,将《蒙那丽萨》带入到欧洲中古世纪的黑暗下、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唤醒的那个环境下,它的价值才会真正体现出来。
所以,一副画、或是摄影,需要赋予它背景,而这是它自身做不到的,但是文字就可以,它自身就能将读者带入它创造的背景之中,此外还能准确的表达出作者的想法,从而不会造成误解。但摄影就做不到,他只能让看客自己去臆想。所以,如果除去意境,对于图像,“在它们的语言中,没有关联,没有语境,没有历史,没有任何意义,他们拥有的是用趣味代替复杂而连贯的思想”
这些电子技术合力迎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躲猫猫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进入你的视线,然后又很快消失。这是个没有连续性、没有意义的世界,一个像孩子们玩的躲猫猫游戏那样完全独立闭塞的世界。但和躲猫猫一样,也是其乐无穷。
如今,政治、经济、环境、教育……话题都能够在电视上找到,它俨然已成为了我们认知的工具,我们甚至只顾着接受,而忘了思考,“比如思考“电视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但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就像耳朵和眼睛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一样”。在三、四章中,我曾写道,如果作者看到现今这个互联网的世界后他会怎么想,这本章中,作者就有提及电脑,虽然那时候电脑不及现今,但是电脑是未来的趋势已是共识,但作者写到:“关于电脑的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我们对于它的任何了解都来自于电视。电视已经赢得了’元媒介’的地位——一种不仅仅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而且决定我们怎样认识世界的工具”。所以在作者看来,电脑是电视的扩展,虽然本书《娱乐至死》的背景是电视时代,但是从作者的观点来说,电脑时代和电视时代是有很大相似性的,在阅读本书的时候也感觉到这说的正是我们当前,而不仅仅是20世纪的美国。
注:
* 不定期更新中……
* 文中粗体为原文。
* 谢绝转载。
* 非专业人士,纯属个人观点,欢迎讨论,建议讨论前将该书读一遍,因为可能因为我的表述问题而造成你的误解,书本讲的会更详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