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可以流通的,但不是所有的毛笔字都能成为书法。
昨天,有一张图片在书法圈里持续刷屏,直到现在也没冷却下来。这张图片拍的是一件装了镜框的书法作品被人扔在垃圾桶上。单看这幅字,不是特别好,也绝非信笔为体的胡涂乱抹,是有些功夫的。就是这张图片,深深地刺痛了书法人的神经。转发者将此归咎为书法家不能自律,随意将作品送人。得来容易,弃之痛快。无偿索要,是当今书画家最大的痛,而这张图片能成为热点,是书法家借以反省的凭据。
其实,反省的不仅仅是送与不送书法作品这件事。
书法不是人民币,不要指望人人都会喜欢。嫁出去的孩子收点“彩礼”是必要的,这样会减少一些类似尴尬,但未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书画既然是艺术,它的受众就不会太广泛。当年,齐白石捧着一幅画,想和卖菜翁换一根大白菜,就被拒绝了。你的作品再好,也要区分对象。古董金贵,在行家眼里才会泛光彩。否则,它很有可能就是茅坑里一块垫脚石。
不要轻易拿自己的作品去送人,自己用心抚养大的孩子总是有感情的。大方有可能是你草率惯了,随手一挥,质量没保障,他人将此当作垃圾处理掉也是必然的。
书法家要善于定位。若追求艺术的高度,就不要委屈自己去迎合大众。市场有高低之分,书法作品也一样。什么样的物件需要什么样的人文环境,与之相悖,必生尴尬。(郭名高2019年8月26日草成)